发生在蒲城县的“1.01”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善后工作还在继续,今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成员单位会议,通报了这起近6年来,我省烟花爆竹行业生产企业发生的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事故。
安监局长披露现场勘查到诸多问题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姚炬称,初步查明,这起事故是近6年来,我省烟花爆竹行业生产企业发生的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事故,至少存在企业长期疏于管理、违法抗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冒险操作、工房人员超员、药品超量等7大安全隐患。
参与现场调查的姚炬,还细数了在现场发现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未爆炸的混药工房,设计限药量1.5公斤,实际却存放了至少75公斤混好的烟火药;现场发现了3辆被炸毁的机动三轮车,而生产规定明令禁止机动车进入花炮生产区;尽管相关条例规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全员培训才能上岗,但该厂很多工人不仅从未从事过花炮加工,更未经过专业培训,根本不知如何安全操作。
“这次事故发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好事’”,副省长吴登昌语调低沉,他说,至少这次事故让管理者警醒,吸取血的教训举一反三。他说,今后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一律吊销其安全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这将作为我省烟花爆竹行业的一条规定,长期执行。
全省135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将整合
据了解,我省烟花爆竹生产的规模和管理水平跟全国著名的“花炮之乡”湖南浏阳相比,都相差很远。
我省现有的135家烟花爆竹合法生产企业中,49家是老企业,大多集中在蒲城、富平、凤翔3个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县,这些地方的烟花爆竹生产历史久远,但刚告别家庭小作坊的生产形式没多久,还存在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操作技能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规模小、硬件设施简陋、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
即将出台的“陕西省烟花爆竹安全发展规划”计划2012年后,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入淘汰期,每年将整合淘汰一批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条件差的企业,使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但企业档次规模将逐年提升。
此外,我省将逐步提高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准入门坎,坚决杜绝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活动,并逐步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限制在初中以上,确保从业人员具备与其从事岗位相适应的技能、素质。在3个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县,政府部门还将将强宣传和检查,防止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法违规生产烟花爆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