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贵州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13岁的廖崴,以563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半年后,廖崴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记者近日前往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采访,景况似乎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乐观。
专业课只考了33分
2009年12月12日,记者抵达中国农业大学,廖崴在食堂里对父亲廖清义说,他不想再接受采访。之后几天,他一直没有露面。
事情的起因,缘于2009年的期中考试。这次考试,廖崴的无机化学只考了33分,位列全班倒数第一。这样的成绩,显然让这位之前被媒体广泛称为“神童”的13岁孩子受到了少有的打击。
班主任杜凤沛老师说,在全年级120名学生中,廖崴的成绩一直处于倒数20名的群体中。杜凤沛说,他很担心,如果廖崴的考试挂科,并达到25个学分,他将会被学校按规定勒令退学。
校长抱着他合影
2009年9月2日,13岁的廖崴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农大报到。在农大主楼,身高只有1.41米的廖崴一见到农大校长柯炳生,就一边伸出手去和他握手,一边说道:“幸会,幸会!”柯炳生乐了,把廖崴抱起来合影,并问他:“为什么报考农大?”廖崴大声回答:“因为农大好呗!”
当天,廖崴告诉媒体,他计划2年修完农大学分,然后考硕士研究生,然后再用2年时间读博士,用3年时间读博士后。因为廖崴年龄太小,中国农大安排父亲廖清义在学校教学楼值班,便于他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上课偶尔会跑出教室去
杜凤沛老师说,廖崴在情商上还是一个小学生,而智商方面基本上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水平,“提问题的时候,看上去很懂,有时候似懂非懂。上课时,偶尔还会突然跑出教室去。”
廖崴说,自己考试失败都是因为自己贪玩。他现在已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交给了父亲保管。
在廖崴的高中毕业留言册上,他被不少“天才”,“神童”之类的词语所定义和修饰。杜凤沛说,廖崴浮躁的心态,在于之前被大家捧得太高,“我们不要对廖崴抱太多的希望,也不能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