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毗邻北京的河北省三河市这几天车满为患,到此地购买花炮的“京”字牌车辆排起蔚为壮观的“车龙”。“便宜”,是不少北京市民不惜雪后驱车上百公里,赶往这里购买花炮的最大动力,北京的花炮为什么那么贵?据记者调查,北京花炮价格虚高,价格与安全的悖论效应不仅体现在成本上,还发生在某些行政审批环节中。北京北苑家园小区正规花炮零售摊主老张告诉记者,他今年在北京共开设4个零售点,“打点费”共花了50万元。市内繁华地段赚得多,“打点费”就高,反之亦然。
(新华社2月10日报道)
出于节日安全的考虑,各地都规范了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许可,春节期间的零售点都得由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后方可设点经销,否则就是非法经营。可是,由于“粥少僧多”,更由于利润可观,竞争零售点的“大战”往往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空前地激烈而残酷,于是,其中的暧昧和腐败的生存空间就在喜庆的节日前异常膨胀。新华社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不少摊主都是通过打点内部人士获得经营许可证。一位花炮摊主说:“很多摊点都是通过几个‘吃官饭’的人运作,我们把‘打点费’直接交给他们即可。从安监、工商到公安(派出所)、城管,再到税务、街道办甚至小区物业,每一关都不能落下。”
就好比高房价里包含着不菲的官商沆瀣一气的腐败成本那样,烟花爆竹这个春节里的特殊商品,那虚高的价格里,“潜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腐败成本?“纠结”着多长的一条利益生态链?北京北苑家园小区正规花炮零售摊主老张爆料说“打点费”共花了50万元,零售摊主们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来打点那些“蛀虫”,这些腐败的成本,自然而然地就转嫁给了我们消费者,平摊到那些烟花爆竹头上。你想想,50万元,不知道虚高了烟花爆竹多少的价格?我们每买一个烟花爆竹,都在为那些“蛀虫”贡献贿金。而更可怕的是,合法经营的烟花爆竹既然价格那么虚高,人们就可能去买那些便宜的但安全隐患重重的产品,其后果,显然是令人担忧的。
绚丽的烟花为何有那么多腐败“火焰”?规范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许可,目的是为了强化节日监管,却不想,这经营许可的审批,居然成了一些人节日大捞红包的绝好机会,这样的监管,显然是背离本意的,更是导致腐败的节日“温床”。而之所以能成为“藏污纳垢”之处,显然与审批零售点的“暗箱操作”有关,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霉点和细菌,就势必在黑暗中发酵。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的: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可对零售点名额进行公开拍卖、公开摇号等方式分配“稀缺资源”,也使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有机会参与零售。
绚丽的烟花不该有那么多的腐败“火焰”。期待闪亮的“焰火”,烧毁掉节日里的腐败“温床”,让那份喜庆纯洁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