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上栗县将迎来一件盛事——2010年中国(上栗)国际花炮文化节。它意味着上栗县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烟花爆竹产业,将掀开新的发展篇章。
千年积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上栗是爆竹祖师李畋的故乡,是我国鞭炮生产的发祥地。自唐代开始,爆竹生产便在民间兴起,逐渐发展成产业。“烟花爆竹是上栗的经济支柱,也是上栗独有的地域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上栗的血脉之中。”上栗县委负责人如是说。
一直以来,上栗近70%的财政收入来自烟花爆竹产业,30%以上的人口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目前,上栗县已形成集花炮、运输、化工、造纸、印刷、包装、机械等产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花炮产品发展到14大类、3000多个品种,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该县花炮工业产值达60亿元,全县财政收入达6.38亿元,同比增长18%。同时,上栗县还积极搭建商务、物流、科研、融资等花炮产业发展新平台,兴建物流中心,全力打造花炮“无水港”,全县花炮产业整体软实力正不断提升。
常抓不懈,安全生产系数提高
近年来,上栗县重拳出击,从源头着手,把住花炮产业的安全关口,努力探索一条安全生产与效益相结合的路子,构筑新的产业优势。
该县对烟花爆竹行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取缔了近万个家庭作坊及非法加工点,引导广大企业主上山投资办厂建基地。短短两年内,全县引导企业主投入资金6亿余元,建立规范化生产企业239家,加工基地1136个。同时,上栗县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在监管过程中,该县严格实行“五个一律”,即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停产整顿(无限期);凡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的,一律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三超一改”现象突出的,一律停产整顿15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的,一律停产整顿15天;对没有推行规范作业和规范管理的,一律实行无条件停产。去年,该县花炮产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零报告、零事故、零死亡”的目标。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2009年8月20日,历经6年研究,攻破2000多项技术难题,由上栗自行研制的世界首台流水线鞭炮制造一体机正式面世。这一重要科研成果可实现烟花爆竹生产的全自动化,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将烟花爆竹生产引入一个新时代。
以科技促安全,以科技促发展,上栗坚持“双轮”驱动推动花炮业发展。
该县建立烟花爆竹工程技术中心,为整个行业原材料和产品检验检测等提供技术服务,转化科研成果,帮助科研单位和企业对接,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安全生产、新产品开发等能力。同时,该县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规定一般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至少要达到2%以上,规模企业则需达到5%以上,规模企业均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为此,上栗县还制定了自主创新奖励政策,每年评出在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研发新产品、新项目的企业,进行奖励和扶持。
本报记者唐彩萍 刘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