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中国(上栗)国际花炮文化节暨烟花爆竹产业交易会开幕式近日在江西萍乡开幕。国际烟花协会执委会主席杨胜军介绍,中国为世界烟花爆竹的发源地,生产、出口均居全球首位。去年,中国花炮产值达2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达5.57亿美元。有资质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近7,000家,批发企业3,600多家,从业人员150多万人,产品销售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报驻江西记者 况昌勋
2010年中国(上栗)国际花炮文化节暨烟花爆竹产业交易会在萍乡安源影视城举行,期间共设展位121个,总面积3,580平方米,来自上栗、浏阳、万载、醴陵等花炮主产区的215家企业参展。参观者进入展区迎面而来的就是明清建筑群;参展公司的展位设在古街两旁店面,让人感觉进入了明代繁华的花炮专卖街。除了展示花炮历史外,在古朴的建筑里,亦展示了花炮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观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鞭炮始于唐朝,由上栗人李畋发明,烟花生产则始于南宋,当时鞭炮生产利用黑火药物制造,此后用不同发光药物演变成绚丽而多彩的烟花。虽然在生产工艺和燃放效果上,鞭炮和烟花不尽相同,但其发展有密切联系,故烟花和鞭炮一般被统称为花炮。
内地花炮产品需求巨大
杨胜军表示,近年来,内地烟花爆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亦充分证明内地烟花爆竹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烟花爆竹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任务仍然艰巨,对行业的发展要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亦要冷静、客观、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变化及问题。
有专家表示,花炮是一种以传统工艺品形态出现、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且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次性消费文化产品;从历史上看,其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底蕴,对花炮业的发展有极深远影响。
在当代社会,要实现花炮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花炮市场,除了科技、政策、人力、资金等因素之外,正确审视和认识传统花炮民俗文化,并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为一体,亦是不容忽视的一大要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