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6日讯 几名手持大运会火炬的运动员站在一起,同时把手中胡火炬伸向点火台,圣火瞬间点燃2条巨型火龙,沿着青春大道两边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火炬塔方向快速延伸过去;正当全场观众为激情四射的火龙欢呼喝彩时,突然2条火龙变身为10条火龙,铺满整个青春大道,滚滚向前,震撼火爆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当10条火龙在火炬塔四周汇聚时,迅速环绕着火炬塔身层层递进,步步高升,当火龙攀升到火炬塔顶时,火炬塔上燃起了熊熊的大运会圣火,点亮了深圳湾体育中心的夜空……
在刚刚结束的深圳大运会开幕式上,笔者亲临现场目睹了以上点火仪式的经典一幕。开幕式结束后,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负责点火仪式的赵伟平先生,了解到点火仪式精彩瞬间背后所不为人知道的艰辛与付出。
承接这次的点火仪式任务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大运会开幕前一个月,熊猫烟花集团才接到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运营公司的紧急通知,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特殊的点火仪式创意。作为熊猫烟花集团创造人的赵伟平不敢怠慢,立即带领创意技术团队于7月9日奔赴深圳进行对接。在了解了整个创意后,他意识到了点燃火炬的困难极高。
1、如何保证点火仪式无烟环保?——点火效果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需要使用大量的发火材料,但不允许有烟雾产生;
2、如何保证点火仪式绝对安全?——点火瞬间燃烧的温度超过1000度,但严禁引燃青春大道表面的地毯等易燃品;
3、如何保证点火仪式符合创意效果要求?——点火创意要非常精确控制速度,10条火龙需要以每秒10米速度同步快速向前;
4、如何保证点火与运动员入场环节完美衔接?——部分点火装置需在运动员入场后组装,约800米的点火装置组装时间只有20分钟;
5、如何实现无支架辅助的高空作业安装?——火炬塔高达32米,外壁无攀爬支撑、不承重,难以安装点火装置辅助支架。
五大难题摆在面前,时间却只有短短1个月。研发小组在赵伟平的带领下,首先考虑的还是采用焰火中能产生特殊火焰效果的原材料进行试验,但多次试验结果均不理想。小规模试验时火产生的烟雾感觉不是很强烈,但大规模试验时,烟雾问题就非常明显。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烟雾,他甚至不惜成本,用昂贵十倍的材料,只为让烟雾再减少一半。但经过1个星期近百次的反复试验,始终还是无法实现微烟,达不到创意要求和环保要求。
此外,点火的速度控制也是一大难题。按原先的设想,常规使用的焰火快引线可以达到每秒10米的要求,但一旦跟发火原材料结合使用,就出现了燃烧速度不均匀、加剧产生烟雾等问题。他通过各种渠道找来了全国最好的快引线产品,包括军工厂的特殊快引线、消防专用快引线、电热发火快引线等,都达不到理想状态。
熊猫烟花焰火创意工作室的总设计师黄刚提出,应该否定用火药原材料做实验的方式,他曾在某大型表演中看过一种火焰效果是完全无烟的,建议可以找这种材料解决烟的问题。同时取消快引点火方式,通过大量采用电脑程控设备进行精确控制点火。这两个提议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于是,一个新的试验方案逐渐成型。
但这种完全无烟的火的药物并不好找,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和各方求证,终于确定了这种药物的成分,但这种药物对某种元素的构成比例要求很高,如果该元素含量过高,将很容易造成产品自燃导致事故,而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所以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找原材料进行加工配比,经过连续10天的反复试验,终于赵伟平心里终于有底了。
7月27日,浏阳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的试验场迎来了一批神秘的客人,他们是从深圳千里迢迢奔赴来浏阳进行试验考察的消防部门领导一行。出于保密原因,试验没有公开进行。晚上8点,赵伟平一声令下,模拟青春大道现场安装的5条火龙,并驾齐驱以每秒10米的速度狂奔30米,现场没有一丝烟雾。参加试验的领导认真检查了点火后的消防情况,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产品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最大问题是现场安装,无论是青春大道上20分钟组装800米火装置,还是在无所依靠的火炬塔上层层安装点火装置,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技术工程团队的通力合作,他们把800米组装成了10大块状装置,并经过事前反复演练,终于确保了这800米得点火装置的组装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关于火炬塔塔身层层设置的点火装置,火炬塔上大下小,不能搭辅助支架,吊车无法到达背面,消防云梯车也无法到达背面,塔身四壁不能承受重力,人爬不上去,如何实现安装呢?经过无数次的模型推算和研究,还是没有好的方法,难,实在是太难了。
外部结构行不通,也想过从火炬塔内部着手,但内部也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只有顶部有一圈支撑环可以承重。最终,他采用逆向思维,一反吊车常规是用于吊大型物件的做法,通过大型吊车把高空作业人员吊到顶部,再从顶部防绳往下作业的方式进行操作,虽然操作过程很繁琐,成本很高,进度也很受限制,但总算是有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恶劣的天气状况又给了赵伟平和研发小组严峻的考验。8月11日凌晨,需要进行现场彩排点火仪式,从8月8日开始安装的两天时间里,下了足足一天半的雨,熊猫烟花的施工团队不休不眠连续作战36小时,终于赶在彩排前1小时完成安装工作。
虽然受极端天气影响很大,彩排点火还是基本成功的。但雨还在下,彩排点火的装置还要拆除,正式点火的产品还要再安装。短暂休息后,留给赵伟平和他的团队的时间只有不足30个小时了。这个时候,无需动员,长年参加大型活动培养的高度政治责任感,鼓舞着每一个人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点火前的20分钟,赵伟平指挥着训练有素的熊猫烟花团队,仅用10分钟就奇迹般完成了最后800米点火装置的组装;终于在点火仪式开始前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
当火炬手齐聚点火台时,经典的点火一幕终于得以完美呈现;作为承担此次任务的熊猫烟花集团又写上新的一笔燃放成绩,而担纲点火仪式实施总指挥的赵伟平先生也再次不负众望,实现了他的承诺与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