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教育面临的最根本、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极不合理。 即通常所说的: 一、 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 如何完善应试教育? 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极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一、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了没用或用处不大的知识学的太多,如:英语、代数、化学等等。即浪费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又浪费了国家和家长的教育资金。 二、 学生们极应该学到的,在未来社会生存的、科学的、基本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的太少,如:1、没有教会学生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体系,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等等。2、没有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预防反击封建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这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三,学习的时常长、内容多、教育方法单调乏味、娱乐的时间少,不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学生都不等程度地患了“厌学症”,使心受到了不等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自杀或杀人。 马松涛在一九八三年策划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案: 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实行双轨制。 也称:素质教育一步到位。 二十二年来,不断完善之,宣传之。 什么是双轨制? 就是将义务教育的学习内容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必修科,内容是素质教育。 一类是选修科,内容是应试教育。 在内容设置上应该以实用,利于学生接受,简明为原则。 必修科不学英语,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只做实用性了解。 新增: 1、 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避免,克服不良生活习惯的能力。 2、 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体系,如:人口观、性观念、享乐观等等。 3、 心理、生理健康知识。 4、 预防、反击封建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5、 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武术和交谊舞为重点。 6、 实用法律。 7、 培养自学的兴趣,教会学习的方法和内容。 8、 社交能力。中才、礼节等等。 9、 性、恋爱、婚姻、家政等等。 10.政治文明能力。 10、 成功素质学。 11、 消费学 12、 实用经济学。 13、 社会实践。 选修科的内容就是大学预备科的内容。 学生学习以必修科为主。在必修科的学习成绩保持在80分的基础上,可以自愿学习选修科。 假如必修科的学习成绩有一门或多门达不到80分的成绩,就应该减少或放弃选修科的学习。 必修科学习毕业是上大学的条件之一。 必修科毕业还应该与就业、土地承包、宅基地、结婚、生育等等相挂勾。 义务教育实行双轨制的好处: 一、 科学地实现了素质教育。使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得到一次空前绝后的飞越。从根本上消除文盲、半文盲。 二、 因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设置科学,学习的压力严格地控制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文体、娱乐的时间长,内容丰富,学生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没有学生患“厌学症”。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三、 因为减去了学了没用或用处不大的知识,即避免浪费学生们宝贵的时间,又节约了国家和家和大量的教育资金。 四、 终身学习将成为学生们的共同爱好。 五、 封建思想被根除,人人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世界观。在实现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由于文化素质的飞越,人口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人口数量会降,中国必将速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