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成品油价格下调的时机,众多民营油企原以为可以拿到更多的油,但多个地区民营油企却表示,现在很难从中石油、中石化获得正常的柴油供应,都普遍出现了缺油情况。据际通宝消息,目前,占国内加油站总数46%的44005家民营加油站里,有超过半数的加油站进入油荒阶段,出现缺柴油的现象。
民营油企出现缺油境况
今年10月9日,发改委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格,汽柴油每吨均下调300元。这对大部分汽油消费者而言是个好消息,但对许多民营油企来说却并非如此。
据际通宝记者了解到,近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都对柴油实施了控量销售的措施,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的企业由于无法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获得正常的成品油供应,加之批发价格更高了,部分地区成品油流通已出现“断油”现象。一位浙江民营批发企业老总愤愤地说:“本以为降价后,我们民营油企可以拿到更多的油。可谁知,非但与降价前油缺的状况一样,而且拿到油的价格还要高。”
油价下降了,民营油企却遭到了“三桶油”的“断油”,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的成品油供应却比油价下调前还要高。际通宝记者获悉,油价下调前从两大石油公司购进的零号柴油为每吨8200元,下调后购进的零号柴油每吨却要8240元,比下调油价前还要高出40元。
“当下,中石油每天供给我们80吨柴油、20吨汽油,仅能满足我们会员企业1/10的需求。而我们260多个加油站,每天服务于四五万户农牧民。”赤峰市石油业商会会长杨树国介绍说,目前内蒙古当地农牧民正在秋收秋耕,从降价起已被迫减少了对当地农牧民1/3的供油。
福建福清市魁星石油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孝表示,自从降价以后倒没有油供应了。他介绍说,从降价至今,油库还未进到一点油。而在其他地区,广大民营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也遭遇了少油、缺油和无油的同样境遇。
为什么油价下调就缺油
在消费者的千呼万唤中,油价刚刚回调一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就对柴油实施控量销售措施,导致民营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遭遇少油、缺油和无油局面,成品油价尤其是柴油价格批零倒挂。为什么油价刚刚下调,成品油流通领域就出现“断油”现象?
中石化南通分公司认为,“近期柴油紧张的原因,一是柴油消费进入旺季,需求量加大,二是炼油厂因检修停产,市场投放量减少,三是为预防国际油价下滑,成品油库存减少,四是此轮柴油零售价下降后,出现批零倒挂的情况,市场流动资源减少”。不过对此解释,绝大多数民众表示不理解。
而某民营加油站老板则一针见血指出:“油荒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行业的垄断体制,几大石油巨头把持了零售市场之前的各个环节,但企业的逐利本性又导致他们偏重效益而忽视了市场供应的稳定。要改革,就要动大手术。”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民营油企闹油荒的事实摆在那里。际通宝记者还从福清市魁星石油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话中了解到,“中石化福建销售公司不仅把紧了销售大门,还直接插入用油企业,做起了自营。”
油价下调就闹油荒,民营油企就举步维艰,石油巨头们再次向公众昭示了垄断行业的话语霸权。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表示,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流通已出现“断油”,并已影响到当下的秋收秋耕。国家有关部门若不及时监管,这一严峻态势将引发大规模油荒的再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