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我国首艘航母结束第二次海试返航。而据报道,与第一次返航后不同,返航后的航母一直停泊在码头。另有消息称,我航母很快将再度出海进行相关科学试验。

第一次海试归来,“瓦良格”被拖入船坞继续改装。而此次,航母一直停靠在码头,有军事爱好者观察到,“能看到淡淡的烟冒出来,这表示发动机没有关闭,还在低温运行。此外,救生筏也没有拆下来武器系统也没有包裹起来。”
据称,我航母很快将再度出海进行相关科学试验。而这标志着航母海试已呈常态化,随时都可以根据项目进程出海开展试验工作。此前,今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顺利完成首次出海试验后,按计划返回船厂继续实施改装和测试。11月29日再次出海,开展相关科研试验。12月11日上午,中国首艘航母结束第二次海试,比首次试航整整多出一个星期。
细心的军迷还发现:与首次海试归来相比,指挥塔附近多了一台白色的舰载加油车;出海时,甲板上新标注了飞机起降区域和起飞标志线;一张广为流传的网络图片更是显示,训练时,甲板上出现了一架形似喷射战机的物体。外界普遍猜测,“歼-15”舰载机可能在“瓦良格”号上进行首次试验!
美国一家商用卫星公司---数字地球公司也称,他们捕捉到了中国首艘航母在黄海的照片。该公司的一颗卫星12月8日拍摄到了这艘航母。该图片是在航母的第二次试航期间拍摄的,位于大连港东南偏南约100公里。照片显示航母“正以海上行驶的合适速度航行”。
作为航母最关键的威慑力,国内外一直较为关注我航母舰载机试验情况。此前,外媒盛传中国航母出现问题,比如中国拦阻装置技术没有过关,因俄方禁止向中国出口这种装置等等。
据了解,舰载机训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适应海洋性环境,第二是低空通场,熟悉下降环境;第三个步骤是快速着落然后迅速拉起的训练,轮子和甲板有了实质性接触,第四步在拦阻索等相关配套设备完好情况下,进行着舰试验。
而有媒体报道,在第二次海试中已经完成低空通场试验,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分析,将开展第三步试验。
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测试,舰载机部分是最为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部分。考虑到飞行员可能的救生、气象条件等因素,舰载机着舰实验应该放在来年春夏较为温暖的季节,更为合适。
舰载机是航母的手臂,航母的爪牙是否锋利,关键要看舰载机的战斗力如何。“瓦良格”号航母与舰载机的合体,标志着航空母舰具有了自卫和攻击的能力,这却比西方海军强国迟到了七十多年。
但如果“瓦良格”号在中国也如前苏联一样,在首航仅几个月后就进行舰载机的着舰试验。这将证明中国在舰载机着舰系统上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说明“瓦良格”号的改建工作非常成功,更表明中国对航母技术的掌握超出了外界的预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