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被毁、事故频发,多年来,人们已经形成对巢南矿山之乡、花炮之乡散兵镇的“灰色印象”。不过,现在你要慢慢刷新这一旧有印象了。随着巢湖市矿山整治和淘汰花炮产业力度的加大,昔日的巢湖“二炮部队”开始改行,重拾“生态梦想”。
散兵天空不再“灰蒙蒙”
多年来,由于靠山吃山的思想,矿山开采业成为散兵镇地方支柱产业。矿山粗放开采搞得“山河破碎”,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散兵镇的高危行当花炮产业也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损害巢湖对外形象。散兵镇何时不再闻爆炸声,成为很多人的期盼。
现在的散兵镇可以发现天空不再灰蒙蒙,耳畔不再轰隆隆,巢庐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矿山都停产了。马路上,昔日繁忙穿梭的运石车没有了;一个个矿山凼口里,都没有工人;昔日咔咔作响的破碎机也都被拆卸下来,寂寞地“躺”在了地上。
矿山花炮业渐关闭淘汰
从2010年8月起,巢湖开始推进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工作,按照部署要求将在今年6月30日前关闭67家矿山企业,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49家矿山企业关闭任务。
散兵镇作为整治重点乡镇,开始经历“阵痛”。据散兵镇党委宣传委员吴承红介绍,过去散兵镇有矿山企业40多家,经过关停,现在只剩下7家。
同时,“重拳”也挥向花炮产业。巢湖市逐步提高准入门槛,停止新审批花炮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过去散兵镇有花炮企业52家,去年底前一次性关停了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18家,剩下的34家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吴承红补充说,在去年底召开的巢湖市人代会上,传递出一个政策信号,那就是将要逐步淘汰花炮产业。
阵痛后税收破2亿元大关
矿山开采、花炮生产是散兵镇两大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当地群众就业的主渠道。
据吴承红介绍,过去,当地政府来自矿山开采和花炮生产的税收超过2000万元。随着矿山关闭迎来“最后期限”、花炮产业逐渐淘汰,这些配套产业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
经历“阵痛”,散兵镇产业正在积极转型。这几年,散兵镇在大项目招商引资中取得突破,去年总税收已经超过2亿元大关。
·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