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节后上班第一天,不少单位按惯例这一天都要放“开门炮”,以博取一个“好彩头”;而正月初八,在玉林素有“开市吉日”之说,是生意人正式开门营业的日子,也会燃放鞭炮“讨吉利”……这两个期盼新的一年里开门大吉、事事顺意的传统民俗日子,今年依旧上演。
但在今年,拼节俭、倡环保的“中国式过年”显然深得市民的认可,燃放“开门炮”的单位、商家明显减少,文明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共识。
鞭炮声稀疏了
2月17日上午8时起,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不时响起。记者前往人民路、教育路、步行街、南城商圈等地转了一圈,发现放“开市炮”的商家明显比往年大大减少。在教育中路,记者正巧赶上一家饭店开门,店主仅仅燃放了一条不足1.5米长的鞭炮,燃放时间不足2分钟。店主讲,为图个“开门红”,往年他都要燃放4米以上长度的鞭炮,今年响应环保过年的倡议,便一切从简了。
而在正月初七,节后上班第一天,以往不少单位当天都要放“开门炮”讨好彩头的做法,也明显减少,许多单位选择了不放或少放“开门炮”,用一种环保的形式迎接“开门红”。
对此,很多市民深有同感:今年我市厉行节约以及提倡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炮声越来越少了。“今年除夕夜,我终于睡了个安生觉。”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往年除夕快到24时,外面烟花爆竹的声音能盖过电视声,但今年明显少了,才燃放了20多分钟就听不到鞭炮声了,忙碌了一天的她踏踏实实睡了个好觉。而记者调查也发现,今年春节期间,除了除夕夜、大年初一和初二早上外,其余时间很少能听到鞭炮声。
烟花爆竹垃圾明显减少
感觉到这种变化的,还有玉城的环卫工人。17日上午10时许,街上的鞭炮声基本消失了。“今年工作量轻了很多”,正在一家银行门前停下喝水的李师傅告诉记者,虽然离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但他早已将责任区清扫干净。而往年初八这天,各商铺的“开门炮”就是接二连三的,一直能放到中午吃饭,清扫完整个区域大约需要4个小时左右,来回要拉走五六车鞭炮烟花爆竹的残屑,而今年春节,他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爆竹纸屑垃圾同比基本少了一半。
市环卫处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在春节鞭炮燃放明显减少,尤其是以往的企事业单位的“开门炮”和商家的“开市炮”,是烟花爆竹污染源的“大头”,而今年明显减少,市区烟花爆竹垃圾比往年减少两到三成。
烟花爆竹销售“寒冬”来临
燃放的烟花爆竹少了,在市场上有最直接的体现。记者对位于城西、城北等7个烟花爆竹销售点进行了走访。销售人员普遍反映,今年烟花爆竹的销售大不如昔,花炮生意难做。
记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十多天过去,烟花爆竹销售越发冷清,甚至有摊主提前退场。
“春节长假都结束了,我的烟花爆竹只卖出去四成,真是愁死人了。”一位销售人员苦恼地说,“按理说,企事业单位的"开门炮"和商家的"开市炮",是烟花爆竹的消费大头,这两天生意好才对,但今年许多单位、商家都不放开门炮,生意很难做。”据介绍,烟花爆竹销售通常是靠鞭炮走量,靠烟花赚钱,往年初七初八两天,能销近万元的烟花、鞭炮,可今年全国都在提倡节约,单位、酒店等烟花爆竹购买大客户少了很多,市民购买烟花爆竹的热情也没有往年高。卖掉的都是一些小喷花和鞭炮,日销售额仅四五百元。今年是他卖烟花6年来,行情最差的一年。
对此,一些市民表示,考虑到燃放烟花爆竹既污染环境,也容易发生危险,大多都是买一挂鞭“崩崩”得了,过去还有做生意的人买鞭炮多,“讨吉利”,可现在这种对鞭炮消费的盲目性也少了。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