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焰火晚会检测结果公布 浏阳将建立烟花爆竹PM2.5检测机制,每年拿2000万元重奖微烟产品研发
浏阳网4月9日讯(记者 肖雪 涂丽)“焰火燃放结束后45分钟,监测点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均恢复至燃放前的水平。”在昨日举行的浏阳花炮安全与环保新闻发布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潘功配向在场十余家媒体通报了7日晚上微焰火表演的检测结果。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浏阳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的影响很小。
7日进行的微焰火表演从晚上8点开始,燃放前PM2.5背景浓度为33μg/?,从焰火燃放开始,30分钟、三个试验点环境空气中PM2.5平均浓度为87.67μg/?,并在焰火燃放结束后,很快恢复至燃放前水平。
同时,根据模拟对比试验,全国每年烟花爆竹用传统烟火药剂总消费量约20万吨,通过传统燃放产生PM2.5总量约为4000吨,相当于12万吨汽油燃烧PM2.5产生总量。烟花爆竹所产生的PM2.5相比其他PM2.5主要来源,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因此,将PM2.5浓度的增加归罪于烟花,其实是十分冤枉的。”潘功配面对十余家媒体的记者采访时,如此解释。同时他表示,通过安全环保烟花的研发,烟花燃放带来的影响还将更小。
事实上,浏阳在安全环保烟花的燃放上已经有了实质性成果,在发布会上,来自4家花炮企业的7种新型安全环保烟花产品,让现场所有人看到了浏阳烟花最新的绿色形象。
冷光烟花可以将手直接覆在焰火上,却没有任何灼伤;烟花连续升空绽放,却看不到大量烟雾;鞭炮可以手持燃放,响完后没有满地碎屑,壳甲依然完整……发布会上展示的安全环保产品均为微烟产品,PM2.5比普通产品最多可减少95%以上,最少的也可减少50%以上。
目前,浏阳已经有微烟引线、微烟发射药、无引线连接的环保组合烟花等多种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问世,绝大部分新材料已经投入生产,下一步将进入推广和批量生产阶段。
今年,浏阳将“重点奖励微烟、无烟新产品研发”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后每年拿出2000万元发展资金,重点扶持安全、环保性能原材料和产品的研发,加速降烟、除尘、脱硫、减噪等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正在着手修订的“浏阳花炮”地方标准,也将把环保指标作为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带动全行业安全环保质量标准的提高。
“我们将建立健全烟花爆竹PM2.5检测机制,加快淘汰安全性能低、环境污染大的产品,全力塑造浏阳花炮科技、绿色、低碳新形象。”在新闻发布会上,浏阳新闻发言人向在场的所有媒体,介绍了浏阳花炮安全环保的发展方向。
市领导付旭明、孙建科、邓阳锋出席新闻发布会。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