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花炮企业秋季复产工作的启动,巢湖市花炮生产也进入了倒计时。作为在巢湖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花炮生产企业集体退市工作并不轻松。特别在退市前后,如何避免花炮的违规生产、运输和销售,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利用工房偷偷生产
8 月17日上午,记者随巢湖市安监局执法人员一道,对多家企业进行复产前的例行检查和指导。在检查前,执法人员和散兵镇政府对一起利用已经停产的工房,进行违法生产花炮的行为进行了查处。上午9时许,记者在原巢湖市鸿运烟花厂内看到,散兵镇政府的有关人员和公安干警已经在现场,一台大型挖机也随时待命,准备对一处辅助材料库的工房进行拆除。
据安监部门的执法人员介绍,这家企业已停产两年,厂房尚未拆除。一些不法人员偷偷地利用了这里的一间工房,进行烟花爆竹违规生产。许多生产工序都在这一间工房内,生产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接到举报后,他们联合散兵镇政府对这间工房进行拆除。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逐步退出,一些不法人员受到利益驱动,进行非法生产。由于操作缺乏监管,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将退企业寻求出路
2008年“二轮换证”时,巢湖市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54家。截至目前,只有14家花炮企业参与了复产工作。在此期间,一些退出企业纷纷转产,即将在年底前退出的企业也纷纷谋划未来出路。
17 日,在白鹤烟花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工人们正忙着除草,主要工房因为停产封条尚未揭开,厂区显得十分清冷。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退市前的几个月内,汪名富的想法是,宁愿少生产也不要出事故。汪名富认为,这几个月的生产,一旦出现事故,退市转产的补助金拿不到不说,还可能受到刑事处罚。为了安全起见,虽然还处于停产期,汪名富和其他的股东仍旧每天待在厂区,随时关注和检查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
采访中,汪名富对于退市并未多谈,但说起自己今后的出路,他却显得异常兴奋。他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此前他们考察了三家光伏企业,感觉这个行业很有前途。但目前,他们唯一的难题是资金不足。
明年“打非”成重任
从事了多年花炮生产,想转行并不是太容易。巢湖市安监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汪名富那么想,不排除一些企业进行违规超规模生产。受到利益驱使,一些人员可能会趁着最后期限铤而走险,准备囤积更多的花炮成品。
8月15日,巢湖市散兵镇佛岭中湾村一仓库起火,引燃仓库存放的1000箱成品花炮。此次火灾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非法、违法存储带来的安全隐患,再次给巢湖市敲响了警钟。该事故发生之后,巢湖市立即对烟花爆竹成品的非法违法储存彻底进行了整改。
为了确保花炮最后期限的平稳过渡,巢湖市安监局将在花炮企业复产后,安排两个巡查组,每天不定时不定点,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巡查,对每一个花炮生产企业“死看硬守”。此外,巢湖市还专门成立了由安监、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巡查组,在巢庐路等处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巢湖市安监局的有关人员说,明年虽然花炮企业集体退市了,但并不代表花炮监管工作的结束,“打非”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原标题:利用停产工房偷偷生产花炮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