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在湖南省浏阳市召开礼花弹专项治理现场会。会上,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有关负责同志总结了2010年以来礼花弹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对继续深入开展礼花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省级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就开展礼花弹专项治理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行业标准《礼花弹生产安全条件》(AQ4121—2012)起草人解读了该标准;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礼花弹生产企业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
会议认为,礼花弹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礼花弹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由专项治理前(2010年初)的295家减少到87家(2012年底);二是对礼花弹实行流向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礼花弹生产、运输、燃放(或出口)全过程动态监控,提高了监管效能;三是非法销售礼花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取消了内销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的礼花弹等A级产品的资质,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会议指出,当前礼花弹安全监管中仍然存在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企业数量依然偏多,产能过剩;二是企业以“小而全”、“大而散”模式运作,专业化水平不高;三是企业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隐患;四是礼花弹流向管理信息化工作落实仍不到位。
会议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0〕53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开展礼花弹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专项治理方案,狠抓工作落实;二是进一步减少礼花弹生产企业数量,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年底前将企业控制在50家以内,“十二五”末控制在30家以内;三是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审查关,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礼花弹生产安全条件》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四是严格落实礼花弹流向信息化管理措施,严防礼花弹流入非法经营、燃放渠道。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有关负责人,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相关业务处负责人,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省级安全监管局分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负责人,有礼花弹生产企业的9个省级安全监管局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业务处负责人,全国礼花弹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湖南、江西部分烟花爆竹企业设计和安全评价单位人员参加了会议。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