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上栗县是花炮主产区,花炮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当地655家花炮企业里却没有一家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今年下半年,随着花炮生产和销售旺季的到来,花炮垃圾影响生态环境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关注。10日,记者来到该县进行采访和调查此事。
花炮垃圾倒在水库旁
现象
花炮垃圾随意倾倒
上栗县花炮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上栗县登记在册的花炮企业共有655家,规模大的企业每年的产值几千万,规模小的每年产值也有几百万,几乎村村都有厂子,人人都会做花炮。
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该县上栗镇石洋水库旁边看到,一堆花炮垃圾就倒在水库的岸边,一些用蛇皮袋装着的花炮垃圾直接滚进了水库里,影响了水面的清澈。
记者发现,这些花炮垃圾里,有很多纸屑和引线,还有爆竹和烟花卷筒,以及大量的灰色粉尘。记者现场拧断一颗废弃的爆竹,发现爆竹的卷筒里还存留着少许潮湿的黑火药。
随后,记者通过浏万公路,进入一条乡村公路后,记者沿途看到了几家花炮企业,在企业围墙外的一片荒草地里,同样也倒满了很多的花炮垃圾。
影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当地环保部门的预计,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一家大型花炮企业每年产生的花炮垃圾在300吨以上,一家中型企业每年产生的垃圾在100吨以上,一家小型企业每年产生的花炮垃圾不少于30吨。
大量的花炮垃圾如何处理?对此,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当地花炮企业产生的花炮垃圾都是自行处理,少数负责任的企业将花炮垃圾进行了掩埋或者存放在厂区内部,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通常是将花炮垃圾倒在了工厂附近的荒草里、河道旁。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县环保局有关人士证实,一些企业主随意将花炮垃圾倒置在自己企业附近的山头上,道路边和河流中。有关人士担忧地说,花炮行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资源和居住环境带来了负担,对当地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而且破坏程度日益严峻。
困惑
“环评”费用谁来出让人犯难
10日,上栗县花炮商会办公室郭主任介绍,花炮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政府重视,如果花炮企业没有做出环评报告,企业将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对一些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来说,无法融资就无法正常运转,所以一些上了规模的花炮企业主希望有关部门牵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希望通过环评过了“环保关”,而一些小型的花炮企业却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做环评给他们增加了麻烦,加大了他们的生产成本。郭主任坦言,也有一些资金雄厚的花炮企业,他们不要银行贷款,但他们却主动找到有关部门要求做环评。
该县环保局主要领导介绍,根据有关规定,一家花炮企业正常做一个环评下来,约需费用10万元,因为这笔费用让很多中小花炮企业无法承担,所以,县里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优惠政策,就是先做一个全县的花炮整体环评报告,之后每个企业的环评费就只需1万元以下即可完成,为企业整整省了约9万元。因为有了这种优惠政策,目前该县已有20多家花炮企业已向该局提出环评申请。令人困惑的是,做一个全县花炮整体环评报告要花近10万元经费,这个经费由谁出没有确定,所以这个整体的环评一直没有做出来,而没有这个全县的“大环评”就做不了企业的“小环评”。所以,面对已经主动申请做环评的大型企业,当地环保部门感到很为难——因为人家想做却又做不了;面对有抵触心理的小型花炮企业,该局工作人员又不得不做工作要求他们要有环保意识。
回应
将建两个垃圾处理中心
10日下午,该县分管环保工作的一位县领导解释,其实县里的整体环评就是一个“大环评”,企业的环评是“大环评”下面的“小环评”,如果不按照这种做法,企业单独去做环评的话,每家企业做一个环评下来就要花约10万元的费用。现在因为有了这个优惠政策,每家企业只要花1万元以下就可以做环评了,整整省了9万元,但前提是当地花炮企业要筹集近10万元资金做好全县的“大环评”。
对于谁出资做全县的整体环评规划,该县领导回应,这个扶持企业的做法是县里费了很大的精力才争取来的,企业不能过分依赖政府。针对如何解决全县花炮环评规划经费,该县领导表态,她会与该县主要领导汇报,并会尽快召开会议,推动这项工作,协调处理此事。
该局人士介绍,上栗县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区分别有多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为数不少的花炮企业,所以,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当地将以市场化的模式在南北两区分别建设一个花炮垃圾处理中心。
有关人士说,花炮垃圾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该人士举例说,一些花炮企业将花炮垃圾倒在工厂附近的公路旁,附近的一些小孩就会去捡拾爆竹,因为没有大人的监管,炸伤手脚、烧坏衣服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在南北两区建好了花炮垃圾处理中心,花炮垃圾就会得到妥善处理,当地生态环境就会得到保护,花炮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会及时得到排除。
名词解释: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记者李桂明 文/图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