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作为一项传承经年的春节民俗,未来之路何去何从?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玉国认为,实际上,很多民俗、风俗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这些年,市民的节日文化娱乐活动、风俗习惯都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过节理念和风尚在逐渐培养并产生。未来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会越来越少,其他娱乐方式会越来越多。很多市民可能会选择外出旅游,或参与一些其他文化活动,这是社会正常的发展过程。

杨玉国表示,目前热衷燃放烟花爆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实际上很多年轻人已经淡化了这样的习俗。同时,这几年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号召,对减少烟花爆竹燃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玉国认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更环保、更安全的烟花爆竹品种仍会有其生存的空间,对此不仅国外会有进口需求,也会是未来国内市场的一个需求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三家花炮企业已开始主打环保型产品。熊猫烟花新推出一款号称全球首发的零污染无硫花炮,可以达到无硫、无烟、无纸屑、无残渣。逗逗烟花则调整了火药的配比成分,除使用硫黄替代品外,还弃用了往年使用的再生纸,改用可降解纸来制作烟花爆竹的外皮。而燕龙公司也主推无硫烟花和微烟无土鞭炮。这也许是未来烟花爆竹企业产业升级的方向。
著名社会学家夏学銮也认为,民俗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某个风俗习惯与当代人的观念相冲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今年烟花爆竹燃放量骤减,正说明人们的觉悟提高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新的民俗所取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敏锐的商人已在市场上推出了改良品:电子焰火,这无疑就是一个新的尝试。
来源:北京晚报/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