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当天,本市烟花爆竹的销售数量连续三年下降,今年的销售数量更是比去年降低了52%,烟花爆竹摊主除了推出各种促销措施外,也有不少摊主动了转行的念头。
摊主各种促销
昨天,北京晨报(微博)记者也走访了本市多家烟花爆竹销售摊位,刚刚经历了除夕的销售高峰,大年初一的烟花爆竹摊位上,显得冷冷清清。
记者在西三环附近一家面积近百平方米的零售网店看到,尽管销售刚刚开始不到一周,但摊位上已经开始打折促销。多款挂鞭都采取“抹零销售”的措施,比如一挂32元的千响挂鞭,店主叫价便只有30元,如果买的种类多,店主给的折扣也更多。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摊位上,摊主无一例外均表示可以打折,而记者也发现,越是价格高的花炮品种,店主给的折扣也越大,一些标价300元以上的组合型烟花,店主甚至给出了“买一赠一”的“跳楼价”。然而尽管如此,大型组合烟花也不太“受待见”,大多数摊主都表示,今年主要以鞭炮以及适合儿童燃放的低价位冷烟花销量最好。
在丰台附近的一家烟花爆竹销售摊位记者看到,由于销售情况不太乐观,见有一位顾客在两款烟花中难以抉择,摊主干脆直接在摊位旁的空地上,为顾客试放了这两款烟花,“这不是卖的不好吗,难得有人说想多要点,给人家看看,顺便也当招揽生意了。”店主颇为无奈地说。
不少摊主酝酿转行
在昨天记者走访中,不少摊主也向记者表达了“转行”的念头。摊主张先生是禁改限第一年便开始经营的“元老”级摊主,张先生也向记者回忆起了最初两年的销售盛况:“当年那是供不应求呀,几乎每天都得给厂家打电话要求补货,5个人收钱都忙不过来。”
而近三年,张先生明显感到销售情况一年不如一年。“这两年的雾霾让人环保意识都增强了,七八十岁的大爷来我这买花都跟我谈环保。”张先生说,除了环保意识增强,今年推出的禁止公款购买烟花当礼品以及北京市的重污染天气禁售措施,都让其对生意越发的不乐观。“这几年新鲜劲都过了,而且越是城里放炮的人越少,明年再看情况吧。”张先生说。
而另一名摊主谭先生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摊少说了也得雇六个人,人工费、场地费算下来,一天不卖五千就赔钱。”而谭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开卖以来,只有除夕当天和前一天,销售额过万了,其余几天只有两千元左右。“可能明年就不干了,还不如在家陪陪老婆孩子踏实过个节呢。”谭先生说。
而北京市烟花办发布的数据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近年来,本市烟花爆竹零售网点也连年下降,龙年春节,本市开设了1429个烟花零售网点,蛇年则有1337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而今年的零售网点则只有1178个。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何欣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