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浏阳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关侧记
将传统的干式生产法转变成湿式生产法,一根引线的生产不再需要到处搬动。从药物混合包纱、上漆、裁引到包装,全部可以在一条流水线上完成......当听到这些时,你能猜测到花炮中最危险的引线生产行业将面临怎样的革新吗?昨日,记者特意来到长沙浏阳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研发基地之一——花炮安全引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研发基地一探究竟。 引线全自动化生产 王杰(化名)是“花炮安全引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项目的承办人,他不愿意透露姓名,也不希望记者将工厂的名字写出来,在他看来,经过四 个月努力的成果还需要专家的鉴定,才值得露面,虽然,最近一个月里,己经有几拨领导来看过他的成果,并赞许不己。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间内一套机器设备一字排开,机器轰鸣,一群科研人员正在忙碌着,从原材料混合到成品包装的引线生产一气呵成。 众所周知,引线生产由于其药物敏感,一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安全,传统的引线厂不得不将工艺流程分散,按药物混合,包纱、上漆、裁引、包装分开布局,虽然避免了连环事故的发生,但工厂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由于分散间歇生产,每道工序半成品的存量都在十公斤以上,一旦发生事故,其威力不可小视。 “我们研制的引线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安全问题和土地问题。”王杰说,传统工艺中,药物给料是干式的,很容易因为机器的运转摩擦而发生事故,在新的工艺中,药物给料是湿式的,几乎不存在燃烧爆炸的可能,而且单位时间内,生产线上存留的药量不超过两公斤。 “我原来的工厂,占地360多亩,需要40多个工人,每年生产4000万米左右的引线,这样的产量,如果用新工艺,只需要10个工人,60多亩地就行了,节省了不少成本。”王杰给记者算了笔账,对工厂的未来充满信心。 政府、企业、专家的有效合作模式 对在引线行业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王杰来说,如果没有政府方面的介入,他想革新技术的行动可能要推迟好几年,因为从今年六月份来,投入己达到七、八十万元,靠企业单独投资搞科研,成本过高。 在王杰看来,这是一种让三方都受益的合作模式。这三方就是:工程中心、科研专家和工厂。 “政府(工程中心)提供50万元的项目资金,我自己投入一些,然后我从社会招聘了6位不同工种的专家,根据项目的进展,工程中心按时付款给我们。”王杰说,这样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专家的研究必须符合市场。 “我跟专家们也达成了协议,他们过来的时候,就按每天多少钱来算,他们一般是周末过来,然后等项目成功了,制作出来的引线能得到买家的认可了,我们再有一定的奖励。”王杰认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既能节省成本,也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对于花炮工程中心来说,投入的资金并不是白给的,项目的知识产权是归工程中心所有,而且在项目成功之后,可以共享成果收益。 建全球花炮技术中心 “引线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项目的成功,极大地增加了花炮产业实现现代化手段生产的信心。”市政协副主席、长沙浏阳花炮工程中心主任谢建国直言技术革新会极大提升传统产业。 据他介绍,长沙浏阳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于去年九月,由长沙市科技局和浏阳市花炮百亿工程办公室共同主管,集中开展花炮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究。中心独立运作半年来,除了“引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项目,还组织开展了“花炮药物混合自动化成套设备”、“花炮卷筒捆扎自动化成套设备”、“礼花弹自动敷球机”等项目的开发,目前这些项目均己进入样机试验阶段。 “我们计划三年内实现三种以上主要花炮品种的安全自动化生产,如果那样,花炮产业就可以从长期困扰的安全危机中解脱出来,倔后的花炮厂也不再是漫山遍野,而是标准的生产车间。”谢建国告诉记者,“安全新型氧化剂”、“微烟亮珠材料”、“焰火鞭炮”、“主题组合花炮”、“筒类烟花自动化装药系统”、“电子监管码在花炮产业中的应用”等多个花炮新材料、新产品、管理与控制的课题正在论证和研发中。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在花炮产业中具有国际影响的技术中心,通过对新材料研究、新的管理手段在花炮产业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使传统产业实现革命性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