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羊年的临近,有关烟花爆竹的新闻又多了起来。近日,河南省安阳市高庄镇朱家营一村民家中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两人受伤,爆炸乃该户非法加工烟花爆竹所致。实际上,与往年一样,今年下半年以来,计有湖南醴陵、重庆梁平等多地的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
一方面,是烟花爆竹厂血淋淋的事故接连不断;另一方面,是各大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今年的烟花爆竹市场,北京市日前即进行了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相关人员安全资格方面的考试。节日烟花爆竹销售,已然拉开了序幕。
其实,人们对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关注,已远非只停留在安全层面——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恶性空气污染,已令越来越多的人忧心不已。由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2012年除夕夜,北京PM2.5数据在短短几小时内,竟然暴增80倍;2013年除夕夜,北京空气首要污染物PM2.5的浓度迅速上扬,单站最高小时浓度再度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城区的空气质量级别,多为“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烟花爆竹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民俗,千百年来广受民众的喜爱。在农业社会,人们通过包括燃放烟花爆竹在内的一系列民俗仪式,祈望来年五谷丰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但是,也应该看到,进入现代社会,产业化、规模化的烟花爆竹行业及其生产,在延续古代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时有发生的人员伤亡惨剧等。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呈逐年上升之势。鉴于此,北京市1987年开始实施相关管理规定,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管理方针。从1993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正式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共有近300个城市禁放烟花爆竹。
在笔者印象中,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应该说非常成功。那时候,空气污染问题还未进入人们的视野,安全、安静、祥和、文明,成为人们对没有了烟花爆竹的春节的共同感受。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一些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政策的松动,北京市也终于在2005年底出台规定,允许在城区五环以外地区燃放烟花爆竹。此“禁改限”的出台,使禁放规定名存实亡。
实际上,废止禁放规定是尊重民意、顺应民众呼声的说法,很是让人怀疑。当时,即有不少人质疑:“为什么春节放炮的旧习俗就变不了?年味儿也要与时俱进!”北京市证明民众支持“禁改限”的一项调查,只不过是针对300人进行的。对300人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究竟能有多大的普遍性?
2009年元宵佳节,央视新大楼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而突发大火,造成直接损失1.6亿元,引发了人们对于是否需要再度禁放的大讨论。一家大型网站的调查显示,近7成的人认为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反对的人不足两成。此足以说明绝大多数民众对于禁放的态度。
而今,几年过去,人们对于烟花爆竹的认知以及烟花爆竹引发的社会问题,与之前相比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各地雾霾重重,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想尽办法,力争恢复蓝天白云。在此语境下,依旧抱着“禁改限”的老黄历不放,依然觉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天大的事儿,雷打不动,令人不可思议。
北京市规定五环之外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现在看来实属顾头不顾尾。五环之外燃放与五环之内燃放,对于城区整体空气的污染,能有什么差别?且当今五环之外新建小区众多,居住着大量人口,允许在这一区域燃放,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焉能不糟糕透顶?
几年前,在江西召开的相关烟花爆竹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曾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截至2008年底,全国烟花爆竹产业产值已超过200亿元,有资质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近7000家,批发企业3600多家。中国乃全世界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与出口国。而今,相关最新数据,想必更是惊人。
不禁放若仅只是为了维系烟花爆竹产业的兴旺,仅只是需要为生产出来的大量烟花爆竹寻找“出口”,仅只是为了垄断经营获利多多,显然属于典型的因小失大、拾了芝麻丢了西瓜。说严重一点,这属于饮鸩止渴——试问,区区烟花爆竹产值,与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想比,孰大孰小?
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北京市的烟花爆竹销量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61万箱,已经下降到了2014年的不足30万箱。或许,民众的选择更显文明、理性。有关部门理应顺势而为,顾全大局,尽快出台禁放规定。
当旧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依旧为重重雾霾阻隔,新春的第一天即空气严重污染,我相信,没有一个人的心情会舒畅,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样的新年更有年味儿。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