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澎湃新闻从安徽广德县烟花爆竹行业协会会长张克军处获悉,安徽24家花炮公司诉安徽省政府非法关闭烟花爆竹企业一案,将于12月26日上午在合肥市中院开庭审理。烟花企业之所以要起诉省政府,源于两份不同的文件。2013年年底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省烟花爆竹企业在2014年年底前“整体退出”。同样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2年1月29号曾下发“安徽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年底仍保留大部分烟花爆竹企业。(澎湃新闻 12月24日)
烟花企业基于政府文件的规定,投入大量资金扩容提能,期待着收获扩产后的可观利润。不想一两年之后,安徽省政府出台烟花企业整体退市的文件,这让举债扩建的企业会有怎样的环境认知?推进经济发展,政府的文件反复无常,怎能有力推进经济发展,树立市场信心?扩建起来的烟花企业遭遇整体退市,就像刚刚被人点燃升空的烟花,突然又被泼了冷水,为什么就不能让它美丽绽放?
红头文件出台,总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程序。之前确定的大部分保留烟花企业,要扩产提能,与之后的整体退市,完全相反的决定出台,相隔仅仅一两年时间,对于市场惯性而言,显然给烟花企业这些“快车”有极大的杀伤功力。省里给每家烟花企业补偿80万,市县给予一定补偿。从行政层级和补偿能力来看,市县补偿标准可能都会低于省里的标准。这与烟花企业动辄千万元资金改扩建的投入,是天壤之别,对企业而言,是伤筋动骨般的伤害。这种伤害的结果,谁又能够担责?
长期以来,依靠政策环境的持续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符合发展需求的政策稳定,能够推动市场主体有一个稳健的市场预期,进而推动市场投入和发展。相反,一个不持续的、不规范甚至是违反市场发展需求的政策一旦出台,往往先伤害着已经发展起来的市场,再次更加伤害市场对政策的怀疑,引发市场对政策制定合法性、科学性的猜测,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烟花企业,作为高危企业,提高企业的安全运营,是相关决策者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政策决策者,也应该考虑市场主体在政策制定中利益损益的关注。依法行政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内需,对于依赖于依法行政的企业来说,这种预期更加强烈。目前,市场经济已然越来越成熟,也有赖于决策能够制定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而不是相反。
面对烟花企业整体退市的政策,烟花企业决意要起诉安徽省政府,这样的例子,是市场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一次尝试。法院是否立案,或者立案后审判结果如何,不仅将直接影响的是安徽烟花企业的切身利益,更可能成为地方决策者决策制定的一个镜鉴。当市场主体能够更有意识、更有能力捍卫自己如何发展、以什么方式发展时,市场经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决策者们应该更为高兴。因为,市场有了主动性、适应性,政府“看得见的手”就可腾出来做更有益的事。(张立)
作者:张立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