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长春、南京、成都等城市宣布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禁放令”后,4日,作为烟花爆竹主产区之一的江西省也出台禁限放措施,要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烟花爆竹禁限放时间,划定禁限放区域。
近年来,出于环境和安全考虑,烟花爆竹禁限放令在全国越来越多地区出现。虽然没有了烟花爆竹的春节略显年味寡淡,但专家认为,在当前的环保压力之下对烟花爆竹做出限制十分必要,但或许将来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来对待这一传统老年俗。
长春市去年8月出台烟花爆竹“禁放令”,长春市划定市区四环路内主城区为“禁放”区域,任何时间均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陆续出台烟花爆竹“禁放令”或“限放令”。其中,长春、南京、成都城市出台了相关规定,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做出了严格规定,并明确了监管和处罚措施。而北京、哈尔滨、沈阳等城市虽尚未加入禁放行列,但也对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和地点做出了严格管制。
据中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闫正斌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实行烟花爆竹禁放的城市有138个,出台限放政策的城市有536个,其中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19个。
江西省政协委员陈坚表示,他在平时调研中发现,节日期间无节制地燃放烟花鞭炮是令城市居民头痛的问题。
除此之外,环保和安全也是“禁放”的重要考虑。据了解,2014年春节期间,长春市区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入院80人,引发火灾事故13起,产生废屑3000吨;“除夕”夜零时,长春市区PM2.5浓度峰值达到314微克/立方米,属重度污染。
民俗专家、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表示,一些城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确实与传统文化相悖,但从安全和环保方面考虑,实属无奈之举,让传统文化年俗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必然要求。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