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 斌
2月4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烟花爆竹组合烟花》、《烟花爆竹礼花弹》、《烟花爆竹包装》、《烟花爆竹标志》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新增了烟花爆竹燃放时的警示语和燃放说明示例,对烟花爆竹产品的环保指标要求也更加严格。据悉,“新国标”发布后,生产销售的烟花爆竹将“苗条”不少,绿色、环保、安全的烟花爆竹消费理念将逐步得到推广。
烟花爆竹日渐“苗条”
“总体的趋势,是烟花比以前更小,含药量也更少。”3月1日,滨河路上一个烟花爆竹销售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在进货时明显感受到,“大个头”的产品数量在逐年下降。
据介绍,2013年之前市场销售的烟花管筒的口径大多是2寸、3寸等大尺寸的,50厘米、80厘米高的烟花也很多。此次发布的“新国标”中,作为消费量最大的个人组合烟花,这次的修订做了很大调整:第一是产品结构。之前只是对产品的高度和底面的比值做了要求,但是对高度没有做具体要求。新的标准中,对于个人燃放类的组合烟花,它的最高高度是30厘米,单发的内径是3厘米,高度与底面的比值从原来的2.0修改为现在的1.5,平稳性更好。 规格小了、含药量也更少了,从原来的单发60克调整到现在的25克;如果是一个完整的组合烟花,原来的药量最大是3000克,现在是1200克,降低了大概1/3的幅度,安全性更高。此外,“新国标”还从环保和材质方面做了调整和修改,新的个人燃放类产品中对环境和对身体有害的铅等化合物要求强制禁用。
“新国标”指导安全燃放
“新国标”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个人燃放类产品的警示语和燃放说明示例,其中燃放说明相当于其产品的使用说明,告诉消费者怎么燃放。警示语相当于提示语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减少燃放不当所造成的安全事故。今后,消费者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要特别注意包装上的警示语和燃放说明。警示语要包括,严禁在室内、建筑物阳台或建筑物顶燃放。燃放说明内容包括,燃放烟花爆竹要选择室外空旷、上空无障碍物、远离人群、离建筑物25米以上,且远离易燃易爆物和居住集中区域的场所燃放。点火前,人体要偏离烟花0.5米以外,同时需要在离产品3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观看。
同时,对爆竹的引线,以前只做了引燃时间的要求,现在要求必须安装成明显的绿色引线,提示这个地方就是点火眼。对于引燃时间,各类烟花爆竹有所不同,老百姓放的,一般要求3秒到8秒,对组合烟花(含小礼花等)要求更严,是5秒到8秒。
此外,燃放的轨迹(包括横向的以及落下的物质)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例如落下的物质如果带火,则限定在8米以内。对于没有明火、没有温度、也没有太多重量的纸块也限制了其下落的范围。 在礼花弹产品上,对爆炸的最低高度和最高高度做了限制。重点是新标准中还对水上礼花弹和礼花花束之间的距离做了特别规定。旧版标准中很多比较含糊的方面,新标准都做了细致的具体限定,例如最远的距离等,都依据实际情况和预想安全要求,做了详细限制。
运输和包装将更加规范
在包装方面,烟花爆竹的包装有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法规标准的监督,包装前的产品本身已经足够安全,例如烟火药,要经过75°48小时的烘烤等。包装之后,一般要做整箱包装好产品的12米跌落实验,以确保在运输途中不会因跌落而产生爆炸。
对于销售包装,要保证产品中的火药不会泄露出来。因此标准中对目前9大类产品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都分别做了详细规定。比较特殊一点的就是礼花弹,因为产品的特殊性,礼花弹的包装外纸外包箱应使用5层以上的瓦楞纸箱,里面还有5层内衬,相当于10层保护。包装中要有内卡,防止它在包装里碰撞。此外还有一些包装中要有填充物,缓冲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颠簸和磕碰,防止震动。 在标志方面,除了产品本身的基本信息要清晰完整,例如产品属于哪一类哪个级别等;此外特别要求标志要附着在产品上,不能与产品脱离。烟花爆竹通常分为个人燃放和专业燃放,专业燃放使用了红色字体,提醒这类产品相对会更加危险。对于普通百姓,要使用个人燃放类产品,它们使用了绿色字体,字体不小于28mm。个人燃放类产品外观可以是彩色的,专业燃放类产品则必须是纯色的。此外,“新国标”还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关键技术指标,规范了产品明示担保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烟花爆竹产品。
相关新闻:“新国标”对萍乡花炮影响几何?
记者 郑 斌
“新国标”对于我市花炮企业或者行业,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据了解,上栗烟花爆竹在近十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产值达到了100多亿元。行业内对标准还是比较重视,近一两年媒体对烟花爆竹的报道也逐渐增多,除了安全,也讲到了环保。这次标准的出台,对规范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会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当然,在这样一个调整阶段,小企业不可避免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近年来,烟花爆竹开始向主产区集中,整个行业正在向正规和品牌化方向挺进。烟花爆竹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它的生产企业大都集中在农村,企业的工人也以农民为主,作为这个行业来讲,尤其是近十年,对行业、标准的理解和参与度都在大大提高。企业的参与力度比以前积极很多。
烟花爆竹涉及火药,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从生产、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燃放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烟花爆竹的标准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在1982年出现相关的产品方面标准。1989年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同年诞生烟花爆竹第一个国家标准。此次4项新国标中,除了包装标准是新发布的国标外,其余3项则是在2004年和2009年国标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也就是说,此次国标的升级可以概括为“细化”和“明确”,厂家的生产成本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太多。 另据介绍,考虑到每年秋冬季为烟花爆竹生产旺季,为便于企业按照新标准调整生产条件,保障市场平稳过渡,新的4项标准虽已发布,但正式实施将于下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即2016年4月1日起实施,给花炮企业和行业留下了充足的“缓冲期”。据悉,我市花炮企业对“新国标”的认知、理解和推进在不断加强。在“新国标”推出之始,当务之急是要相应地把标准宣传贯彻做好;其次要引导企业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在一年内调整适应完毕。从目前看,大多数企业对于标准工作还是非常支持并积极配合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做好监管,尤其对标准执行不力的企业,要有严格的配套措施进行监督管理,充分保障标准的执行效果,确保花炮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