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烟花产业是湘赣边区域的传统产业之一,在湘赣边开放合作交流当中,围绕花炮产业,各地已在多年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今年4月,湘赣边地区第七届一次鞭炮烟花税收管理协作会在我市召开,来自湖南浏阳、醴陵、攸县、江西万载、上栗、袁州等六县(市)国税部门齐聚一堂,就鞭炮烟花税收管理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事实上,湘赣边地区鞭炮烟花税收管理协作至今已持续33年。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张才许介绍,协作会五年为一届,每一年都会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湘赣鞭炮烟花主产区组织这一会议的初衷,是在各主产区内探索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统一税收征管模式,营造鞭炮烟花企业在上述主产区内的公平竞争环境。” “1982年,第一届一次湘赣边毗邻地区鞭炮烟花税收管理协作会正式召开。”张才许说,当时,除浏阳、醴陵、万载、上栗、袁州五地外,江西萍乡的芦溪县也是协作单位之一。不过,随着当地花炮产业逐渐萎缩,芦溪县逐渐退出了协作会。 随着湘赣边开放合作交流日益深入,相比往年,今年参加协作会的阵容“格外庞大”。株洲攸县今年正式成为协作单位。此外,湖南长沙市、株洲市以及江西省萍乡市、宜春市国税部门也派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共同商讨鞭炮烟花的税收征管工作。 召会期间,各协作单位还会组成调查小组,对协作单位有关分局、部分纳税户和部分鞭炮烟花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今年,调查组发现,部分地区的内销鞭炮烟花企业存在账务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销售收入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组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并按照协作区的要求,督促限期进行整改。 观点 持续33年的协作会议,已逐渐从单纯的区域税收合作,拓展到湘赣边区域鞭炮烟花主产区的联动发展,促进烟花爆竹产业做大做强,为省际边际地区税收合作提供新的样本。 在毗邻地区的共同努力下,协作区已探索制定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和符合产业特点的税收管理办法,解决了鞭炮烟花税收征管中的许多问题。 来源:浏阳网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