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丨账号:
密码:
  
如何赚积分新手入门客服热线:13807498009
无标题文档
杂谈  花炮文化  商业  政策法规  人物  花炮技术  我爱烟花 
  发表课题  我发表的课题  我的个人资料  注册会员  登陆会员
 
课题:话说烟花的纠结

发表人:[]  时间:[2014年6月27日查看次数:[7307 回复次数:[0字体大小:[ ]

>

 

作者:宋燧文    来源:互联网


   每年到了春节,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就成为众说纷纭而且十分纠结的话题,尤其是蛇年春节这种纠结特别突出。央视在除夕前播出的《新年到,放鞭炮?》焦点访谈引燃了争论的导火索,各大媒体与论坛争相效尤,这大概是源于去冬旷日持久的“十面‘霾’伏”吧。争论的焦点,一边是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另一边是日益提高的环保与安全意识,前者主张适度放开,后者主张严加禁止,双方各持一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当然还有一种主张,即既保留文化传统,又有条件的放开(即 “限放” ),使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切合点。其实,这也并非新鲜的主张,而是在诸多大中城市曾经历十年“禁放”后又尊重民意、顺应民俗而得出的一个折中的办法。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笔者是赞同放开或者“限放”的,不能因少数地方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短暂时间出现的污染问题而强行禁止,即不能因噎废食。节日放烟花爆竹是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必然,也是法令无法禁止的。如何找到二者兼顾的契合,正在考验决策者和执政者的智慧。为什么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难以禁止呢?这是基于人们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心理和民俗情结。

    这种文化心理和民俗情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燃放鞭炮烟花,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心理。

    人们为什么喜欢燃放鞭炮烟花?这跟大家的传统心理有关。据《神异经》说,远古时人们的集体生活,露宿深山,穴居岩洞,为了驱逐野兽,就在燃放的火堆中烧竹子,用噼噼啪啪的爆裂声惊走野兽。这是“爆竹”一词的来历。在有了原始火药——硝磺之后,花炮始祖李畋把硝磺装入竹筒,掷入火中使其爆炸,以帮助人们驱镇邪魅。这是以火药为原料的“硝磺爆竹” ,于是,李畋用这种爆竹驱祟祈福,他为邻居钟叟驱鬼和为唐太宗驱邪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百姓的爱戴,就说明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到造纸业相当发达和火药引线发明之后,从宋代开始用人们纸制作爆竹,叫“卷纸为之” ,纸爆竹比较安全,而且便于携带,尤其是用引火线和麻茬将爆竹做成鞭炮之后,更容易推广,在传统节日里广泛燃放。故《中国实业志》中说:“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后来,鞭炮逐渐由单纯的驱祟演变成为祈福求祥的标志性仪式,尤以迎新除旧最为常用。

    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节日的气氛也日渐浓厚,家家忙着办年货、挂灯笼、写春联、贴年画,这种习俗年复一年,世代相传,乐此不疲。为了渲染节日的祥和与喜庆,人们还敲锣打鼓、玩龙舞狮,北方扭秧歌、踩高跷,南方耍花灯、唱大戏。这一切,都少不了烟花爆竹的助兴。如果没有它们,好像怎么也热闹不起来,难免有些扫兴的感觉。

    历代官方都有这种情结。19762月,伟人毛泽东在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放挂爆竹吧!”这句话,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声音。尽管“文化大革命” 时曾把放鞭炮烟花列为“四旧” ,一度受到打压,但这种习俗并未停止,因为它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心理情结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现在,过年时放烟花鞭炮的习俗,不仅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推崇。2012122农历兔年除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北京城乡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同大家共迎新春佳节。胡锦涛在怀柔区田仙峪村与村民和孩子们们一起燃放鞭炮,祝愿乡亲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二、鞭炮烟花,是自古以来的祈福符号。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传统节日里,人们总习惯用鞭炮来庆祝新春的到来。唐代诗人叶茵的这句诗,正好是传递出鞭炮声中春天来临的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让人耳熟能详熟能详的《元日》,更是表达了人们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春的热闹场景。

    鞭炮就像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宣告了新气象的诞生,而把这种仪式推上另一个全新境界的,还有烟花。宋代诗人宋祁的 “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以及元代诗人马志远的“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都是祥和欢乐的象征。

    鞭炮烟花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最传统的祈福仪式,千余年来一直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它跟春联、年画、灯笼、大戏、秧歌、饺子、汤圆一样,成为记忆里最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温暖元素。

    著名社会文化专家赵书先生说:“大家为什么要燃放烟花爆竹?因为它既是民俗,也代表着民众的时间生活。时间是没有声音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使所有的人共同度过一个庄严的、对人一生或者是一年有作用的时刻,得用有声音的、有形象的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让人在同一时刻觉得新年来了。才能增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还说:“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人们的共同约定,比如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同时吃元宵,同时吃月饼,这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是一个民族能够凝聚的力量。所以说民俗这个文化只有时间差别,即过去与现在的差别,而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也不是良俗与陋俗的差别。”

    总而言之,烟花爆竹与各种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它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它伴随着传统节日而延续至今,跟中国人重亲情、好热闹的心理一样,有着根深蒂固的传承意识,并已传播到海外。
 
    
三、燃放鞭炮烟花,渲泄了一种美好情绪。

    鞭炮烟花烘托着喜庆与欢乐,是美好情绪的渲泄。这种情绪,在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清时代,烟花爆竹十分盛行。每逢婚寿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以表示庆贺;盖房奠基、开业开市、生子添丁,也需要热热闹闹;还有祭神祭祖,求神灵祖先保佑,等等,鸣炮是一种不于缺少的内容。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展示了当时城里人过年时大放烟花鞭炮的盛况。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热烈、真挚、纯洁的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思乡情怀、幸福快乐的愿景。因此,在很多地方,从除夕到初一,“迎岁爆竹”彻夜不息。

    从古到今,官方也常常借助燃放烟花爆竹来烘托一种喜庆,营造一种欢乐。早在宋代,朝廷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烟火晚会招侍外藩及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到了清朝,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圆明园的西厂就是专门招待外国来宾观赏烟花的场所。今天,在国家庆典和重要体育赛事中燃放烟花更是屡见不鲜,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等,焰火晚会的规模都十分壮观。
    
在历史上,除了喜礼、吉礼、宾礼、军礼外,还有哀礼。哀礼也是人生礼仪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哀礼,包括哀悼死者的“治丧”和处置死者遗体的“出殡”。因为丧葬礼仪是对死者的哀悼,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也是每个人人生中享有的最后一个礼仪,所以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燃放鞭炮烟花,表达了一种狂欢欲望。

    为什么人们爱看热闹?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交通闭塞,很少与外界交往。人们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虽然能够知足常乐,但久而久之也会就一种压抑感,甚至导致心理失衡,这就得渲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中国人就靠一些节日来热闹一番。
    
所谓“热闹”,其实是一种集体狂欢的形式。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这三十多年里,财富喷涌让中国民众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自然、生态、伦理、环境都在变化中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生活,让传统生活情趣和生活理念都有了改变。原来过惯了大院和片居的人们,在最初搬到高楼大厦里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时候,是欣喜的,怀着摈弃旧时喧闹的情绪。但是过了一些年,却突然发现生活已经变得陌生了许多,一家一户都是关门活动,邻居见面也是一脸漠然,就连放学归来的孩童刚想在楼下跟小伙伴们玩耍一会儿,都会被大人急吼吼地抓进了门洞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新的压抑感。

    此外,紧张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和封闭的环境使得一些人如牛负重,甚至透不过气来,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病,这些都需要一种原始的粗放的质朴的热闹和狂欢去排解。

    社会巨变使当下的人们失去了很多本真的流露,有一段时间他们试图用附庸风雅掩盖原来的粗放和质朴,但是发现这样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维护城市清洁和清净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简单真实的快乐。当人们回过头来看,似乎只有传统节日里的鞭炮声的强力感染,才是对曾经熟悉的生活的一种唤醒。

    习俗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呼吁禁放和呼吁开禁的声音,只不过代表着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心理。有关专家因此说,呼吁烟花爆竹开禁其实正是对传统的呼唤。文化是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的,也是无形的潜意识的,其力量也是巨大的,为什么有人冲破“禁放”的规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也要放一通鞭炮呢,其原因就在这里。
五、燃放爆竹烟花的民俗是不会消失的。

    全国政协委员陈文华是维护民俗的专家,他曾经说,“如果连春节都不让放烟花鞭炮,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冷清,那么,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就可能只知道所谓‘圣诞节’和‘情人节’了。”

    如果说10多年前的禁放,是民众意见的反映,那么今天人们希望有限度地解禁,也是真实意愿的反映。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开禁烟花爆竹是尊重民俗回归传统的需要,是政府尊重民意的表现。

    记得在2009年的“两会”听证会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曾围绕“城市里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展开争论,政协委员张晓梅主张禁放,为此还特别提出一个禁止在城市中心燃放爆竹烟花的提案。但作为一名研究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的王宏伟教授却主张限放。全国人大代表在2004年央视节目中也作过类似的辩论,北京代表主张禁放,理由是爆竹烟花危及安全,也存在污染。而上海代表则主张有条件的开放,理由是燃放爆竹烟花是一种民俗文化。

    在腾讯网所做的调查中,也有超过70%的人认为应该保持传统习俗。这意味着,文化和文化行为是无法禁止的。“用理性的法规来约束一种排斥理性的事物,冲突与不适就不可避免。”有识之士作了如是评价。

    烟花鞭炮原本就始于人们的“迎春祈福”的心理诉求,所以它能够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同。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时,点上一挂长长的红鞭炮或放几个喜庆烟花,那种噼呖啪啦的轰鸣和迎空绽放的异彩交相辉映,给民众带来的欢欣和愉悦是无法形容的。另外,对旧岁的回顾,对来年的展望,也都蕴含在这喜庆欢乐的烟花爆竹声中。就普通民众来说,每当迎春祈福之时,听着噼呖啪啦的鞭炮声,看着孩子们为烟花绽放的瑰丽花朵而欢呼雀跃,恐怕就是最为简单平实的幸福和欢乐。这对于在现代生活相对封闭的情况下,用以增进友情、构建和谐、陶冶情操、激发意志不是很好吗?

    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和环保问题,确实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事关民生的大事。但是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得到有效的解决。烟花爆竹的确对安全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把环境污染和危害安全一味归罪于燃放烟花爆竹是有失客观公正的。众所周知,雾霾气候的成因十分复杂,怎能不问青红皂白地完全怪罪烟花爆竹?危害安全、引发事故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怎能说烟花爆竹就一定是罪魁祸首?即使存在某些事实,也大都是劣质烟花和违规燃放以及非法运输等所造成的。现在,花炮主产区的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等地多数厂家生产的烟花爆竹产品既解决了运输、储存和燃放的安全问题,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在环保上有很大改进,怎么看不到这也是事实呢?哲人说过,不要在倒洗澡水时把婴儿一起倒掉,我们也不要谈“禁”与“放”的问题时一概排斥传统文化。如果过春节放几挂鞭炮点几盒烟花都成了陋俗,都成了罪状,那么我泱泱大国还有多少东西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登上世界文化的殿堂?央视《新年到,放鞭炮?》的焦点访谈貌似公正,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混淆了视听,使本来纠结的话题更加纠结,让人们的快乐情结蒙上了压抑阴影。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话说烟花的纠结 - 回复 [请登陆] 注*不能为空!
 主题: *
    
中国花炮网版权所有 © 中国花炮网 2007-2014 客服电话:13807498009 E-mail:15967885@qq.com
公司地址:湖南浏阳市金沙北路407号   主办单位:浏阳市世纪文化发展中心

请使用1024*768分辩率及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