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绚烂背后的政府消费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安庆 | 湖南浏阳报道
与绚烂烟花带来的华美景象相比,民众更关心政府是否合理谨慎地使用纳税人的钱
尽管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大脚印”的燃放,湖南浏阳东信烟花的老板钟自奇还是感受到了竞争的残酷。如何在地方政府热情高涨的烟花盛宴上分得一杯羹,是他要全力应对的问题。
这家烟花企业以120万元承接下了西南地区某城市国庆焰火的燃放项目。而在地方政府烟花消费释放出的数以亿元计的产值面前,这仅仅是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
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烟花项目,使节庆中的政府烟花消费逐步升温。国庆节前夕,浏阳烟花企业共接到1000多场燃放订单,因安保等原因,最终放了168场。
其间,由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的“音乐焰火晚会”上演。重庆一家媒体对此津津乐道:“此次晚会耗资超过350万,是重庆史上最盛大的烟火晚会,规模和效果仅次于天安门广场。”
“烟花潮”
国庆期间,在广州,曾在北京奥运会上风光无限的熊猫烟花再次绽放。珠江上空共燃放了20万发烟花,广州市政府公开信息称为此埋单330万元。
2009年国庆,并非武汉市政府第一次大规模燃放烟花。在武汉市民的印象中,烟花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国庆分10月1日、3日、6日三个不同时段大规模燃放。
中央电视台从2007年春节开始,已连续三年在新址燃放烟花。其中,2007年烟花燃放价值30万,2008年达50万。今年的央视新址大火,就是因为违规燃放烟花造成的。
湖南浏阳作为中国烟花之都,生产了世界上70%以上的烟花爆竹。
这个1994年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山区市,在短短10年间,仅仅依靠夜空中绚烂的烟花,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浏阳烟花爆竹总会办公室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1月到9月,浏阳共燃放焰火559场,总金额达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5场。
浏阳花炮局的一份内部通报称:2009年国庆期间,浏阳焰火在各地规模燃放约200场,规模燃放总金额约1.8亿元。
而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浏阳市的烟花企业在全国88个城市放了127场焰火,销售额为3560万元。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将是众多花炮企业争夺的大蛋糕。浏阳市花炮局副局长葛光明透露,他们预估其焰火燃放市场份额可达1.2亿元,浏阳烟花将与其他两省烟花企业共享。
今年浏阳烟花产业利好空前。浏阳市花炮局的一份内部材料乐观地评述——去年经销商积压的货物基本销售完毕,企业的国内订单逐步增多,花炮行业遭受经济低迷带来的创伤逐步复苏。
政府下单不差钱
受金融危机影响,浏阳烟花出口严重受阻,北京奥运会后各级政府对烟花的“采购热”,成为浏阳烟花企业的关注目标。
浏阳市的大部分爆竹工厂都远离市区,分布在周围的山峦与谷地中。何继荣的庆典烟花公司承接的订单中,30%来自政府,70%来自出口,公司基本上不接民间订单。
多数企业亦不寄希望于正规的招标途径,他们更倾向于去各地“找关系”。何继荣告诉本刊记者,奥运会过后,政府订单越来越多,而且每一单都价值几十万、几百万。
“政府下单不差钱,企业可以尝到甜头。”飞鹰烟花公司董事长黄文辉说。
今年国庆期间,反恐和预防甲流形势严峻,中央紧急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控制烟花燃放。这一举措下,许多地方政府纷纷退掉了订单。
国际烟花总会秘书长刘东辉向本刊介绍,整个浏阳烟花产业因此损失上亿。
何继荣说,央视新楼大火后,浙江奉化退了一场价值六七十万的订单,桂林市政府也退了价值数十万元的单。飞鹰烟花公司同样被退了几个大订单。对于这种情况,多数企业并没有“讨要说法”,他们更看重长期的合作关系。
“有的地方点名就要奥运会烟花,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提前打款的方式抢购。”东信烟花董事长钟自奇说。
“政府都希望能够与曾经燃放过奥运会焰火的公司合作,这样会显得更加有品位。”钟自奇因此掌握了主动权,“小城市我都推了,首先要保证大城市。”
他们公司在北京设了5个点,其他队伍则分散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大城市。
“一些地方政府燃放烟花,主要是看重光亮缤纷的场面,认为会拉动地方的GDP增长。”钟自奇说。曾经有一位领导对他说:“放了你们浏阳的烟花,我们的财政收入都增加了许多。”
但何继荣提到,2006年,他们接到河南鹤壁市的订单。经过公司技术人员考察,当地选择的燃放地点空间小,安全隐患太大,推掉了这单生意。
江苏某市的一场焰火表演,原定下午5点戒严,但当地政府为了搞宣传,工作人员晚上7点多才封锁现场。
何继荣说,他当时就想终止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