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一名10岁小学生的生日宴震撼了到场嘉宾和“小寿星”的37名同学。
现场抽奖活动,特等奖是3辆小轿车,此外还有翡翠饰品、笔记本电脑等系列奖品。
据说,一场晚会花费了100多万元。让嘉宾们震撼的不仅仅是这些奖品,还有“小寿星”在生日宴会上的决定:当晚的20多万元礼金全部捐给四川灾区,同时捐赠的还有其父母花费近50万元定制的万套棉衣棉被。
此次活动一时间让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对于此举更是惊诧者多,思考者少。难道70万豪捐能够改变暴发户的心理?这样的捐款真的能够扩大爱心的传递?这会向社会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能让爱传递多远?
一个人劳动致富得来的钱财怎么花,本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如果和孩子联系在一起,和慈善和爱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富人花钱的方法,就不能不考虑对孩子的示范和对社会的影响。
但当这些捐助本应让爱心显得无私和闪亮的时刻,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十岁幼童纯洁的爱心,还在其背后看到了,以孩子的纯真、孩子对爱的真诚来炒作的、成年人的虚荣的影子-----一个以小轿车为孩子生日宴会的抽奖奖品、以另外37个同样幼小的孩子作为展示豪阔的背景,这未免给爱心蒙上一些功利的阴影。
假如,这场生日宴会邀请的不是孩子,而是和这位富人同样富有的成年人,再假如捐款物的场合不是在这样花费100多万的生日宴会,那么爱心的传递是否更纯粹些?豪奢的生日宴会和捐的款物之间少让人联想一些?
更重要的不是让这些爱心蒙上了多少成年人自我满足炫耀的虚荣,而是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一个什么样的示范?是要告诉孩子,在满足自己穷奢极欲后,如果你行有余力才可以奉献和分享你的爱心?
你的爱心奉献时一定要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并且美其名曰是传递?谁有此类的资格和资本这样传递爱心?孩子难道不是应该掌握到,爱心不是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的,而是看你自身拥有的资源肯拿出多少和他人分享。难道让我们告诉孩子们,一个拥有数亿家财的女孩,拿出的一百万元,比一个只有100元零用钱,而其原意拿出全部救助别人的爱更大吗?
此次小学生捐出70万元的钱物,与有些富人对慈善事业一毛不拔比,相差不可以道理计,无论是孩子出自本心还是家长引导,这种奉献爱心,用舍得来惕励,用分享做诫勉毕竟好过没有这些动作的好。既然奉献爱心,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另外,让一个10岁的女孩在这样矛盾而瞩目的爱心活动中受到影响也就算了。另外37个孩子,与小轿车和笔记本的奖品来说,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送给那小女孩的礼物寒酸?他们会不会遗憾自己为什么不生在富人家?这些幼小的心灵会不会就此有了阶级和贵贱的分野?这些普通家庭的女孩在羡慕富人的孩子的同时,他们之间是否会有更大的鸿沟?他们是不是压根就不应该来这样的场合?
真正爱心的奉献,应该不求什么回报,如果追求物质、名誉的甚至自己虚荣的回报,我们的爱心传递就会变了味道。70万元的豪捐,只是增加了媒体的曝光率,要爱让传递得更远,看来还需要更多的无私的奉献。 毕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