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2
2010年1月1日15时20分,渭南市蒲城新平花炮制造有限公司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8人受伤。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对蒲城县当地烟花爆竹企业震动很大,也引起了全社会对烟花爆竹行业的深刻反思。
不解安全隐忧 富民产业也难富民 ——渭南1.1烟花爆炸事件引发的安全思考
 | 在户外晾晒的烟花炮筒。
康传义摄
警示:安全生产大如天
“大家都是做花炮生意的,又是一个县的,都很熟悉。新平花炮
公司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故,听到后我们感到非常痛心。要分析原因,
还是漠视了生产安全的要求,没有把安全生产真正放在心上,企业被
层层转包了出去,并且还包给了两家,管理混乱,给出事故埋下了隐
患。”当谈到新平花炮公司事故的时候,蒲城龙腾烟花爆竹制造有限
公司董事长冯建胜的妻子感慨地说。
冯建胜的妻子对新平花炮公司爆炸事故的判断,得到了蒲城县安
监局花炮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贺渺田的证实:2009年12月20日县安监局
烟花爆竹安全检察大队三合中队对新平公司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
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生产,存在超
员、超药、超量的现象,并当场下发了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驱散了
正在违规生产的工人。可是企业在没有通过整改的情况下就私自偷偷
生产,并造成了此次悲剧。
省安监局现场调查后,把此次爆炸事故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责任事
故。省安监局局长姚炬说,在事故现场发现,该企业在A级作业区随
意搭建塑料棚插引、随意使用机动三轮车运输加工产品,一个小小的
A级工房内竟有四个工人同时作业,用药量严重超标。
新平花炮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蒲城县按照省安监局的要求,立
即对全县50多家花炮生产企业全部停业整改,县安监局还专门邀请省
上专家到每一家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并把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一记录了下来。
贺渺田说,截至目前,蒲城县50家花炮生产企业基本检查完毕,
通过检查发现,50家生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
工房改作其它用途的比较普遍,超量、超员、超药的现象不同程度地
存在。监管上也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同时还存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较
低、工作不够细致等问题。下一步,县安监局将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
行一一整改。
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对蒲城县当地烟花爆竹企业震动很大,全
省其它地方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同样在深刻反思。富平县老庙乡也是
我省烟花爆竹的主要生产地,2009年老庙乡的饶河村成立了一家花炮
生产企业,在即将准备投产时,蒲城县出现了新平花炮厂爆炸事故,
村党支部书记老畅叹息地说:“这次事故来的真不是时候,年前正是
花炮旺季,不过对我们也是个教训,我们也接到了富平县安全生产委
员会的通知,要求没有投入生产的企业进行自查整改。安全生产大如
天,我们能理解,也要吸取教训,正式投产后,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
的要求生产。”
现状:传统的主导产业
烟花爆竹生产是蒲城县的传统行业,在全县24个乡镇中,主要集
中在县城西部的11个乡镇都把花炮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据保守估计,
目前蒲城县烟花爆竹行业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年产值4亿元以上。
烟花行业作为蒲城县的传统产业,也是高危行业。为了加强对烟
花爆竹的管理,蒲城县还专门成立了花炮管理局。花炮管理局办公室
主任王朝元说,在过去10年里,蒲城县的烟花爆竹生产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2000年以前,蒲城县的花炮基本上是家庭小作坊式生产,而
且大多集中在村民家里,管理混乱,大小事故频发,产量也不大;为
了降低花炮爆炸的危害,2000年至2005年蒲城县开始取缔家庭作坊式
生产,将花炮生产从村民家中搬出,集中到村外固定区域,进行工区
化生产;2006年2月,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区化生
产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成为被取消的对象,蒲城县的花
炮生产转入公司化发展阶段。截至2009年6月底,蒲城县发展了具有
一定规模的花炮生产企业32家,工区化改造了19家,全县花炮生产企
业达到50家以上。
贺渺田说,为了保证花炮企业能够安全生产,县安监局对烟花生
产企业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而且每次
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包括是不是按照规定生产,有没有超员、超
量,有没有违规操作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
限期整改到位才能继续生产,否则就会对其进行相关处罚,直至扣押、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由于花炮生产进入门槛低,对技术要求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