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供应本市烟花爆竹市场的“燕龙”、“熊猫”、“逗逗”三家批发单位了解到,截止到今天上午,市民共消费了73万箱烟花爆竹,而上一年度同期为35万箱。
但记者昨日走访了本市多个社区发现,不少小区因为老年人外出探亲、年轻人搬走、租户返乡等原因,显得有些冷清。为何和官方的整体数据对不上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走访区域:海淀
特点:中国租户多回家,外国租户不过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人大家属区,这里不宽的小区道路偶有行人经过,显得空旷。记者在小区的告示牌前看到,上面粘贴了不少房屋出租的信息。家属区里负责清扫的清洁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天清扫的爆竹皮要比往年少,大概少了40%。
不仅是在人大校内家属区,中关村地区其他一些老旧小区也变冷清了。“我们楼共144户,估计过年走了约1/3。”清华东路甲7号院1号楼值班室的路军说。
记者从这些小区附近的一些烟花售卖点了解到,鞭炮卖的比烟花要好。“一些烟花太贵了,而且习俗就是放鞭炮嘛。”前来购买鞭炮的市民王翔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在学院路附近的小区也留意到,放烟花鞭炮的人也不太多。
官方声音
花炮垃圾减少消费增长尚难确定
根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发布的数据,虎年除夕一夜,清理烟花爆竹残屑2190吨,比牛年除夕的2268吨减少了近百吨。
西城区环卫中心业务科科长赵振海介绍,2010年整体的清扫量也较2009年减少一半以上。
对此烟花批发单位表示,由于目前的消费数据是批发到各个摊位的情况统计,具体消费数字要等到正月十五回收剩余花炮后才能确定。届时销量增减将见分晓,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
文/记者王媛媛 饶沛
“小区里有一些外国留学生,他们不过中国年。”家住富润家园的赵玉女士说,2010年小区里的“动静”不大,除了一部分租户回家过年以外,还有就是因为小区内有一部分是外国留学生,他们不过中国年,自然也就不会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小区显得有些冷清。
记者从学院路周边的烟花售卖点了解到,这一带,烟花的售卖情况要比鞭炮好。工作人员介绍说,前来购买烟花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选择的都是比较大的烟花类型。
文/记者兰艺云
走访区域:西城
特点:租户占一半,社区老人外出探亲多
从昨晚6时起,西城区西四北三条社区的居民们就开始燃放烟花提前迎接“破五”。记者观察了约半小时,发现居民们燃放的多是烟花,传统的鞭炮并不多。
社区主任刘竹青回忆,2010年夜里“格外安静”,只是天上能看到零星的几朵烟花。刘主任介绍,这个有着1000多户的老社区,外来租户就占了一半多。一过年,租户回老家、老人回孩子家,剩下的三百多户多是中低收入的老居民。
在西城的志强园小区,同样存在烟花多爆竹少的情况。记者从志强园附近的几处花炮销售点了解到,由于价格较高,2010年花炮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商家纷纷提前“跳水”促销。原价40元的迎春雷现价20元销售,近千元的组合烟花也给出了八折优惠。即便如此,商家也担心花炮燃放的黄金时间已过,2010年的利润会不及2009年。
文/记者王贺健
走访区域:通州
特点:年轻人居多,多为白领收入高
记者在通州区新华联小区附近的烟花摊了解到,今年的销售额大体跟去年持平,预计能达到七万元。其中烟花的销售额占到60%左右。
销售者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年轻人,不少是外地人,大多是白领阶层,收入比较高,他们一般比较喜欢燃放烟花。
在附近捡拾炮筒子的老李也告诉记者,新小区的居民就爱放烟花,“除夕之夜我捡炮筒子,就喜欢在新校区附近转。”
而记者在通州区半壁店村附近的烟花摊了解到,预计销售额也能跟往年一样有六万元,其中鞭炮的比例占到60%。
销售者告诉记者,这一片主要是老小区,居民大多是老北京,他们大多喜欢放鞭炮、二踢脚之类的听响的,而且炮仗比较便宜。
文/记者陈柱
走访区域:朝阳
特点:老人多了放炮少,年轻人不在卖“花”难
记者首先来到垡头北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证实,除夕当晚,小区共清出爆竹皮1吨多,略比去年减少。
记者采访了社区周边的三家爆竹销售点,2010年主要销售的是鞭炮,礼花销量仅占总量的1/3。三家销售点都反映2010年爆竹销量仅是2009年的2/3,甚至更低。
记者了解到,兴隆家园2005年才全面入住完毕,属于新建小区。小区共有住户5000户,其中六成是年轻人。记者采访了社区周边的一家爆竹销售点,销售人员表示,今年的总销量相较去年减少了1/3,主要减少的销量就体现在烟花销量上。
文/记者鲁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