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工作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的反腐工作目标,指出要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通知要求,《工作规划》是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落实《工作规划》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把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
■亮点与解读
专家称规划有很多实质性反腐治本制度
反腐注重群众满意度 中央重视百姓感受
原文:今后5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认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是此前较少提到的,这说明中央对百姓生活真实感受的重视,以此作为评价反腐工作成果的标准,另外也透露出一个信号,表明政府将要做民意测验、民意调查等,来摸清老百姓的感受。
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原文: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制定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实施办法,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解读:许耀桐教授说,从反腐规划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政府将党内民主和监督作为反腐的龙头,因为制度和监督是刚性的保证,而且有很多实质性的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地方党委任用重要干部的票决制、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都有实质性、制度性的进展,是反腐败制度的治本手段。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
原文: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着力解决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等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政府的行为不规范,公共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是公共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反腐败的切入点,所以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反腐败永远都不是单独针对个人的,而是要从体制上进行设计,那首先触及的就应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