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讯 16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往年这个时候,烟花爆竹的销售已进入尾声。但记者在通州城区好几家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看到,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烟花,都还堆得满满的。不少摊主表示:“相比往年同一时期,销量减少了至少三成啊。”
花炮摊:
生意冷清 卖家发愁
“今年生意不好,比去年少卖了五分之三。”通州西上园小区附近某烟花爆竹销售点,老板冯女士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直发愁。她唉声叹气地说,今年烟花特别难卖,到现在为止,销量还不及去年的五分之二,“这街上没几个人,我家的生意也跟这街道一样冷清。”
冯女士认为,今年烟花爆竹销量大幅减少,跟市民关心空气质量有关。春节前一个月,雾霾天气在多个地区的大范围侵袭,令许多人心有余悸,为了环保自觉减少了燃放的数量。按照惯例,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最后一波小行情,她决定到时候来个大减价,再“最后搏一把”。
百姓图实惠 百元产品卖得好
位于旗舰凯旋小区附近的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也叹生意不好,相比去年少了三四成。店老板王女士称,今年最好卖的是百元左右的挂鞭,上千元的礼花产品几乎无人问津。“现在物价这么高,老百姓都图实惠,谁舍得花千把块钱听响儿玩呀?”王女士认为经济因素也是导致今年烟花不好卖的原因之一。
虽说正月十五可能还有点生意,王女士估计这也改变不了什么了,今年的总体行情基本上已经成定局。王女士已经想好,等正月十五一过,就把剩下的产品退还给花炮公司,“能退多少退多少,退不了的我们就自己放了,不能存在家,太危险。”
市民:
响应号召 的确放得少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也表示“今年的确放得少了”。家住新华联家园的曹先生说,感觉今年除夕夜放爆竹的明显减少,“往年从半夜11点开始放一直能持续到1点,12点的时候最多,爆竹响得在屋里都听不见电视声,今年除夕夜,就稀稀拉拉地放了半个钟头便没动静了,声音也没那么响。”
家住云景里小区的马女士今年只买了100元的鞭炮。“国家都号召勤俭节约,咱们老百姓放两挂鞭听个响儿就得了。”
家住永顺镇的张先生,早在春节前就在八通网上响应了网友们的号召,表示今年不放烟花了,并在假期中履行了他的承诺。“一月份出现的那几回重污染天真是太可怕了,出门都得戴口罩。咱少放几个花炮没事儿,污染了空气影响的可是身体健康。”张先生说。
■数说
除夕至初五 销量减少近半
据了解,除夕零时至初五24时,北京市共销售31.3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下降了45%,集中燃放持续的时间比往年有所缩短。
■相关盘点
消防<<
冷了烟花爆竹少了火警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总量明显减少,因放鞭炮而引发的火警数量也为近年来最少。很多居民反映,今年过年耳根子清净不少。
“以往大年三十午夜时的鞭炮声震耳欲聋,今年感觉不那么响了。”家住梨园小镇的王先生说,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大家的燃放热情也降低。今年春节前,小区物业在每个单元门口均张贴了告示,提醒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还会产生高强度噪音,很多业主见此都主动放弃燃放。
据王先生所在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清运的烟花爆竹垃圾量明显减少,往年大年初一,仅小区门口的鞭炮碎屑就要装上三四车,今年只拉了一车半。
烟花爆竹燃放量的减少,让消防部门工作压力明显减轻。据统计,从除夕到初五,全区共出火警82次,仅是去年的三分之一。消防队员们也不禁感叹:“今年的除夕真是个平安夜。”
环卫<<
清扫花炮残屑量明显减少
记者从区市政市容委获悉,除夕夜至年初六,全区1.15万环卫工人、1218台环卫车辆坚持作业,确保了道路保洁、烟花爆竹残屑清扫、白色污染捡拾顺利开展,共清理烟花爆竹残屑205.5吨,背街小巷作业1076.27万平方米,清理非法小广告2.09万张。
据了解,今年烟花爆竹残屑量比往年相比明显减少,但由于天气寒冷,加上一些市民采购的是一米见方的“大块头”,“彩色垃圾”仍给环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在一些重点路段上的环卫工人甚至每天工作长达5个小时。
区环卫所值班人员表示,在清扫集中燃放区域的过程中,环卫部门做好安全防火工作,在垃圾运输车辆、垃圾站(楼)配备灭火器材和设备,制订相应防火预案,禁止有燃残屑倒入,避免垃圾燃烧,保证垃圾正常收集、运输和处理。(通讯员 刘海舒 王欢)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