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行业看花炮”报道之一
【编者按】当前烟花爆竹产业所处的环境较为特殊,如何从其他行业的变化寻求花炮产业的革新之道,成了业内人士思考的落脚点。从本期起,花炮周刊将不定期刊发其他行业的变化之处,以求为花炮行业突围提供借鉴。
新媒体,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但对于烟花爆竹产业而言,它就蕴含了一场大的革新。
“现在有些家电、手机生产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强调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倡导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一位熟悉 IT 和花炮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贴近消费者体验的理念恰恰是花炮行业缺少的。
“新媒体的出现,为花炮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感知沟通渠道打下了基础,只有强化了消费者的感知体验,花炮产业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
记者杨成伟
断裂的渠道
传承1400多年,虽然产品种类日渐多样化,但花炮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始终是断裂的。
而其他行业的企业对于市场开发,却是采用了另外的一种的模式:重视建立消费者的感知体验。
比如,全球家电生产巨鳄海尔集团在生产一款新冰箱时,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就对60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消费者需求,继而根据需求去研发产品。再比如,小米手机在产品推广之初,也是按照贴近消费者的理念去研发设计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
“这些企业除了强调消费者感知体验之外,也强调了一些后续的服务体验。作为一次性消费品,花炮暂时做不到这点,但是贴近消费者的理念却是值得借鉴的。”51花炮云商项目负责人黄魏认为。
记者走访调查得知,如今行业做的产品与市场需求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脱钩的,消费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有何变化,对绝大多数的花炮企业来说是一头雾水。
“现在,在花炮行业,消费者能买到怎样的产品,主要取决于经销商的喜好,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能投经销商所好,能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也没有去做调查。”南区某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表示,经销商进什么产品,消费者就买什么产品。
如何贴近消费者
“之前,人们主要沟通方式从写信变为打电话,虽然沟通的及时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烟花产品效果多样,消费者只有在燃放时,才能对产品有深刻的感知体验。作为企业,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善产品,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研发些产品。”
虽然这位管理者在前几年就有了类似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一种媒介,这个构想始终没有付诸实践,贴近消费者需求并将消费者需求引入产品研发环节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与此同时,在市面上,消费者选择烟花产品只能根据价格和外包装等来选择,花炮行业也陷入到了产品过度包装的时代,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如今,与之一道产生的结果,便是产品的辨识度也一直没有得到强化。
“现在,随着微信、二维码等新型传播介质的出现,就为花炮行业及时获知消费者感知体验,进而为二者建立沟通渠道提供了基础,拉近了花炮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51花炮云商总经理邓书奇认为。
据了解,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逗逗烟花和北京熊猫烟花推出了扫二维码获悉产品燃放效果的营销举措,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通过新媒体加载燃放效果,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就会有一个预判,就会根据产品的效果选择产品,才能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花炮行业才会真正进入产品时代。”
【新闻延伸】 新媒体的“诱惑”
据了解,家电等行业在前几年,受区域代理、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等分销体系影响,同样距离消费者很远。但通过让消费者介入产品设计等方式,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体验,获悉了需求,也创造了即使是预售产品也被一抢而空的神话。
“简单来说,它们将渠道扁平化了,强调了消费感知体验,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黄魏表示,同样,随着二维码、微信等新型传播介质的介入,花炮行业的流通渠道也会逐渐变得扁平化,消费者的感知体验将逐渐为企业看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促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通过新媒体强化消费者的消费感知体验,追求与消费者的沟通,个人认为这是行业今后突破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它的好处远不只这些。”另一位对新媒体运用颇有心得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介绍,当前,花炮生产企业研发产品跟市场有些脱钩,每年创新研发出很多个新产品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企业往往会根据经销商喜好生产产品,而经销商喜好多种多样。
“有了新媒体之后,通过扫二维码关注了企业,企业就能便捷地在听众群中调研效果怎么改进等,就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生产产品。”
或许,久而久之,在这种模式之下,花炮企业也能开启产品体验式消费甚至是预售模式,也或许会进入产品私人定制时代——不少业内人士不由得憧憬起来。来源:浏阳网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