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梁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1974年,韩金梁转业回到郑州,被分配到郑州市邮电局做投递员。
在韩金梁的记忆中,1974年的国庆是最美的一次,“第一次参加游园,赏烟花,可美了”。
韩金梁回忆,那年国庆游园会定在郑州市人民公园,政府组织,每个单位有一定的游园票,“我刚从部队专业,没有我的票。”韩金梁说,人民公园平时两分钱一张门票,但国庆这一天,只能凭游园票进园,不能买票。
正值年轻,韩金梁非常想去看看难得一见的游园会,他千方百计托当时在市委当司机的朋友拿到珍贵的两三张票,兴奋不已,还把其中一张票送给了来自上海的知青老师陈学良。
就这样,无比盼望的国庆节终于到了,“公园里特别热闹,每个单位出的都有节目,唱歌跳舞的,搭的台子到处都是。”韩金梁回忆,听到最多的音乐是“太阳最红,毛泽东最亲”、“唱支山歌给党听”,偶尔还会有抗美援朝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韩金梁说,如果放到现在,大家的激情肯定不高,但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只有广播,大家听到的音乐、看到的歌舞非常有限,五一、十一的游园会就显得特别隆重,特受欢迎。
白天逛游园会,晚上赏烟花,政府在郑州市体育场、西郊五一公园两个地方组织放烟花,韩金梁的家正好在市体育场后面的工人新村,观看烟花视野最好,“放的烟花还提溜着降落伞,大人领着小孩都追着降落伞跑,那热闹劲儿,不比春节差。”韩金梁说,从军前,没有游园会,没有烟花;从军后,一到国庆便加岗加哨,不能请假,而转业后的第一年,他才真正领略到了节日的热闹。
如今的国庆不再放烟花,不再有大规模、一票难求的游园会,形式多样,内容更奔放自由,但韩金梁总觉得,相比当年的国庆,如今总少点什么,“是精神生活丰富了,不再有那种新鲜感了吗?我也说不上来,总是很怀旧”。
韩金梁给东方今报记者看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