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春节又要来啦!每到过年,小朋友们最期待的一定就放烟花了吧。
一般来说,市面上常见的烟花产品大致可分为:喷花、旋转、玩具、吐珠、线香、组合共6类。那么,这些烟花都有什么特点,在开心放烟花的同时应该避免哪些坏习惯,保证安全呢?快来看看吧。
喷花类
这类烟花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此类烟花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装配好的喷花筒组合而成,直接从筒口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哨声、烟和霹雳声等效果。
坏习惯:
在楼道口燃放。
在绿化带、树林燃放。
放在土堆等不平整的地方燃放。
燃放方法:
平放在空旷平整的地面,筒口向上,最好用砖头将其左右固定。点燃时应侧身,点燃后到5米外的安全距离观赏。
安全提示:
应尽量使用香支,避免使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点燃。
若不能确定是否喷射完,应等候15分钟后再灌水处理。
切勿倒置燃放。
旋转类
在地面产生旋转、随机运动或线吊类旋转的烟花,产品在地面旋转或绕绳旋转产生彩色火花。通常我们见到的有跳猫、大小喜灯等。
坏习惯:
在不平整地面燃放。
手持燃放。
燃放方法:
燃放地面旋转烟花时,点燃引线后,应立即离开观赏;燃放手持或线吊类旋转烟花时,手提线头或用小竹杆吊住棉线,点燃后向前伸,身体勿近烟花;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一定要将烟花钉牢在墙壁或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顺畅旋转,才能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安全提示:
燃放时不要在旁边堆放其他烟花爆竹。
不要距离过近,以免鞋或衣物被引燃。
燃放结束后稍等几分钟再用脚将余火踩灭。
吐珠类
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射程较高。
坏习惯:
手持燃放。
将点燃的烟花朝向他人。
点火时将头放在出火口上方。
在阳台、楼群中燃放。
燃放方法:
原则上不允许手持燃放。燃放时用砖头等物体将花筒夹住,固定成与地面70到90度的夹角。点燃引线后人立即离开,在5米外的安全距离观看。若确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
安全提示:
不能将花筒埋在土堆里。
儿童燃放需要有成年人看护。
不可倒置燃放。
玩具类
在地面来回运动、模仿某些物品外形的烟花,能产生彩色火花和叫声。常见的造型有坦克、飞机、各种动物等。
坏习惯:
在楼道内燃放。
点燃后近距离围观。
燃放方法:
在平坦空旷场地燃放,点燃引线后人立即离开2米安全距离观赏。
安全提示:
燃放时避开易燃易爆物品。
组合类
由一个或多个装配好的发射筒组合,发射时在空中产生各种视觉和听觉效果,升空的高度可达20-50米不等。大部分在空中炸开后产生五彩缤纷图案,伴有爆炸声。
坏习惯:
烟花停止喷射时,将头探到烟花上方。
在电线下、绿地内燃放。
点燃时头部距离烟花过近等。
燃放方法:
燃放组合类烟花时,需要选择平坦、干燥的硬地,将烟花直立,平放,四周用砖头、石块等物体固定。点燃烟花时人身体应偏离烟花1米以外,侧身点燃后迅速离开5米以外观看。
安全提示:
燃放时必须选择远离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人群、树林、绿地的空旷场地;儿童禁止单独燃放;一旦出现燃放中途断火,或点燃引线后烟花没有反应的情况,切勿靠近观察,尤忌将头探到烟花上方。一般此类烟花都有一根备用引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等待15分钟后再点燃备用引线,或用水浇灌烟花,此时也不要燃放其他烟花爆竹;切勿倒置燃放。
线香类
手持式产品,用装饰纸或薄纸筒包裹装烟火药,或在铁丝、竹杆、木杆或纸片上涂敷烟火药,点燃后产生火花的产品。该类产品一般会有狗尾草、铁线花、晨光花等。
坏习惯:
在人堆里燃放。
在阳台、楼道燃放。
一边跑一边燃放。
将一把烟花同时点燃。
燃放方法:
手持棍尾,点燃纸头,燃放完毕后将烟花放到地上用脚踩灭。
安全提示:
不要迎风燃放。
燃放时周围不要堆放其他烟花爆竹,不要在易燃易爆品旁燃放。
点燃后不要乱甩。
当然,要做到安全燃放,除了应避免上面提到的多种危险的燃放方式外,小朋友们还应注意一些基本的燃放常识,具体包括:
1、不要使用明火点燃。
2、出现“熄引”不要轻易靠近。
3、燃放后的空筒、碎屑应妥善回收处理。
4、大挂鞭应悬挂燃放。
5、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燃放。
(本版撰文梁佳欣)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