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鑫)“烟花三月”,是一首诗。《烟花三月》,也是一部小说的名字。昨日,江都区作协主席李景文长篇小说《烟花三月》研讨会在市文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扬州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各抒己见。
著名文艺评论家、《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深有感触地说,作家这份职业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如果一直坚持写作,就如同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前行,这样的心境,往往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一位好的作家,要能坚守孤独,抗拒诱惑,忍耐寂寞。
王干深有感情地说,自己的文学萌芽,就是在高邮萌发的。这些年来,他也一直以“高邮人”自居。所以,对扬州也一直抱有极深的感情。很多地方都邀请他参加作品研讨会,可是他都婉言谢绝了。这次家乡作家,以家乡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他欣然应允。因为在他看来,以扬州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如今并不多见。而李景文在这部小说里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融入了很多扬州元素,让每一位扬州读者读了都会有很强烈的亲近感。
王干指出,李景文的小说有才气,但也有火气。真正的大家作品,是能够摈弃火气的。不仅文学,古琴、茶道、书法等,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火气。高邮作家汪曾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甚广,在他去世后还一直受到好评,就是因为没有火气。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言宏说,在江苏有一些城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诗意,比如苏州和扬州。苏州现在有一批作家,都在不断写苏州,而在扬州,这样的作品还不算多。《烟花三月》的出现,就是一部这样写扬州的作品。在《烟花三月》中,诗性不仅是一种文体,更是一种精神。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说,李景文的小说具有一种野气,现在有很多专业作家,他们的作品过于规范,有着特定的章法和技巧,李景文的小说就敢于突破传统。在何平看来,李景文的小说,会让他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精神气质,对于文学有一种敬畏感,同时又是非常热烈的。
扬州著名作家丁家桐说,扬州文史方面的作品很多,但是以现代文学作品触动扬州文脉的,并不多见。在这一点上,李景文的《烟花三月》值得推崇。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