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安全生产网讯 目前,我国现有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25个地区,集中在8个省市。其中湖南的浏阳和醴陵、江西的上栗和万载等为重点产区。在近几年的专项整治过程中,北京、广东等传统产区已经退出烟花爆竹产业,浙江、江苏正在逐步退出。近期又有不少省市地区决定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
◆ 安监总局:严格换证条件 生产企业总数减少20%以上
记者7月17日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安全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区在进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本地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规模下限和企业总数量限制,特别要严格控制新建生产企业数量。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换证条件,减少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以上。(新华网)
>> 我国烟花爆竹产业政策:“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集约化”
◆ 重点产区:向生产集约化迈进
湖南浏阳:年内淘汰100家花炮企业
“要利用今年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契机,将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产值小、税收低、社会效益差的花炮企业淘汰出局。”9月5日记者从浏阳市召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浏阳市今年将淘汰烟花爆竹企业100家左右。(浏阳日报)
江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将减少四成
江西省政府近日出台了《江西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整顿工作方案》,通过整顿使各类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包括原材料生产企业和引线生产企业)数量减少40%以上。同时规定,使用童工、违规使用氯酸钾等企业一律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依法予以关闭。>>详细
◆ 传统产区:提高门槛逐步退出
浙江:全省生产企业只保留5家
浙江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已从2002年的58家锐减到目前不足5家,保留的烟花爆竹企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好,工艺先进,管理规范,产品以出口为主。浙江是烟花爆竹消费大省,每年交易额约15亿元,如今95%的烟花产品供货企业都来自外省。
内蒙古:严格换证条件 2013年底全部退出
内蒙古确定烟花爆竹产业的发展原则为“控制发展、减少数量、产业替代、逐步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重点地区赤峰市提出年底严格换证的条件,并将关闭30%的生产企业,2009年底再关停10%,到2013年底形成替代产业,全部退出烟花爆竹产业。
2008年8月30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鑫鑫花炮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经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企业严重违章、工人违规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对事故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3名干部被免职,8名重大事故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安徽:关闭六类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安徽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工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实施意见》,要求关闭六类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 安庆:花炮生产企业年内关闭三分之一
10月8日,记者从安庆市安监局了解到,今年年内全市将对18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施关闭。安庆市原有企业53家,年底前要求关闭18家(拟保留35户),目前怀宁县对主动退出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经济补偿。对拟保留的35家改造提升企业,改扩建的准入条件为:占地100亩以上、企业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安庆新闻网 王海 卢向波)
◆ 其他地区:积极转产完全退出
辽宁省:10月底全省生产企业全部平稳退出
鉴于全省烟花爆竹生产行业“产值很小,隐患很大”,“对辽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很小,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很大”,辽宁省政府日前做出决定,将采取四项措施,停产关闭全省30家烟花爆竹企业,确保完全平稳退出烟花生产行业。
>> 大连:依法注销全部花炮企业生产许可证
大连市23家花炮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辽宁省安监局批准被依法注销。这标志着大连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工作在法律层面全面完成。大连市安监局表示,安全生产许可证注销后,企业不再具有烟花爆竹生产资格,如再进行生产活动均为非法。同时,全市将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力度,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防止烟花爆竹生产再度反弹。(半岛晨报 齐芳芳)
>> 沈阳:全部关停花炮企业 严防死灰复燃
9月23日,记者从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了防范于未然,沈阳市将烟花爆竹企业全部关停。辽宁省政府日前要求,全省30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要全部退出。沈阳市内的6家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