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倍!当民生银行于8月17日交出中报每股收益0.521元的良好业绩,投资者根据前一日的收盘价5.67元计算后发现,民生银行的动态市盈率竟然只有5.44倍,为A股市盈率最低(除进行债务重组的ST股)。银行股价已然沦为了“大白菜价”。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屡创历史新低的A股银行股估值,将迎来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还是将延续这种“白菜价”?
银行业绩:半年增收30%,股价却滞涨
在披露中报后,民生银行的股价结束了前期的上涨,出现回调。截至8月19日收盘,民生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只有5.4倍。民生银行只是A股银行股的一个缩影。记者统计发现,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迭创历史新低,然而,无论是估值还是优异的财报,都始终无法成为银行股上涨的动力。
截至8月21日,A股16只银行股中有6只公布了半年报,表现上佳。其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发展A,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民生银行和深发展A的净利润增幅更是分别达到58%和56%。从业内的预测看,银行股上半年整体营收平均保持30%以上的增幅还是值得期待的。
然而,银行股的高增长并没有给股价多大的刺激。记者发现,无论是6月底的反弹,还是近期的行情,银行股都没有太好表现。
统计显示,6月21日起,大盘开始反弹。此时,工、农、中、建等国有大型银行股,确实出现了不错的反弹,但其他商业银行股却滞涨明显。
而从7月19日开始,银行股又开始领跌。8月9日以来,大盘再次出现反弹。在中报的配合下,此时的银行股表现比前期强得多,更有护盘的意味。8月9日-8月15日,沪指上涨3.96%,华夏银行的涨幅高达11.52%。
不过,此时的大型银行股却涨幅偏小,中、农、建三大行的涨幅只有2%左右。
估值怪圈:中期业绩超增长,市盈率却创新低
在银行股中期业绩超预期增长,股价却远远跑输中小市值股票甚至是跑输大盘的情况下,银行股的估值已经非常低了。记者的统计显示,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早已创出了历史新低。
WIND资讯显示,从周数据上看,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最低为7.87倍,出现在8月5日。这里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周数据中,从2005年至今的数据里,银行股市盈率最低的20个数据中,除了一个是2010年12月31日以外,其余均是2011年的;二是,月数据中,最低的3个市盈率依次是7.92倍、8.14倍、8.4倍,分别为2011年的8月、7月和6月。以上数据说明,银行股的估值在2011年创出新低,且始终在绝对低位。特别是近3个月里,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更是屡创新低。
对此,投资者不禁会想,难道现在的银行股市盈率,比2005年的998点、比2008年的1664点时还低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周数据看,2005年998点区域,银行股最低市盈率出现在2005年7月8日,为15.41倍;2008年1664点区域,银行股最低市盈率出现在2008年10月31日,为9.51倍。
投资大佬:对银行股难取舍,但抛售仍居多数
银行股的历史低估值并非没有引起市场关注。面对银行股的低估值,大佬、机构们,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今年3月到7月间,“巨人”史玉柱耗资38亿余元,42次增持民生银行。据港交所信息,截至7月15日,巨人旗下的上海健特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份已由年初的1.47亿股增至8亿股,持股比例相应由0.65%增至3.54%,其增持价格多在5.7-5.9元。
民生银行股价虽在近日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但截至8月17日中报披露当天,其股价也只有5.6元。也就是说,史玉柱依旧被套其中。史在微博上表示,“增持民生,非投机性买卖,属长线战略性投资”。
与史玉柱相反,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在银行股的态度上与史玉柱背道而驰。数据显示,2010年年报,华夏大盘的十大重仓股里面,银行股有4家,分别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华夏策略持有银行股共3家,为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2011年一季报显示,王亚伟在减仓银行股。其中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十大重仓股中均只剩下交通银行。2011年中报,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十大重仓股中已经不见银行股踪影。其实,在看淡银行股方面,国内的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与王亚伟保持着一致。比如光大银行,易方达50指数基金曾在一季度减持了2600万股,而在二季度,该基金索性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了。除国内的基金经理们在过去的半年逐渐远离银行股,境外机构也在大肆减持中资银行股。
据《每日经济新闻》
民间高手:银行股还不能买,市盈率不是标准
分析人士认为,业绩增长只是银行股基本面的一个方面,市场担忧的显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欧美债务危机、国内的宏观调控、银行股自身再融资的压力、地方债务危机,这些利空都是市场所担心的。
那么,银行股现在还可以投资吗?有着十多年炒股经验的民间高手、南京资深股民朱先生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股虽然市盈率很低,但其实并没有投资价值。而且,近期没有大资金介入银行股板块,短线也无多少投资机会。
朱先生去年曾抓住中国南车这只牛股,并实现了翻倍的收益,对股市投资节奏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他告诉记者,从技术面看,目前银行股确实处于低位,但是我国的银行受政府保护的色彩比较浓厚,并非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有很多因素投资者都看不清,因此,大的投资机构,比如QFII、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不敢轻易碰银行股。除非主力为了自救,或者是主力配合上市公司融资时,才会有上涨行情。
朱先生表示,根据他多年的投资经验,市盈率高低并不能成为买股票的依据,是否是主流板块才是关键。如果是主流板块,尽管市盈率已经很高,股价也会上涨,如果不是主流板块,市盈率还会进一步走低。目前的银行股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表面看市盈率已低至历史底部,但从资金流向看,近几日没有看到明显的大资金流入,这表明主力机构并没有拿出真金白银来抄底,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千万要擦亮眼睛,别被所谓的低市盈率迷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