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篇
百亿助推
如果说开发新产品与新材料使浏阳具备了申奥的必要条件,那么,打造花炮产业百亿工程则是浏阳申奥的充分条件。正是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天衣无缝地结合,浏阳申奥这一命题得到破解。
启动百亿工程
2007年2月7日,天气乍暖还寒。欧阳予倩大剧院却是群情昂扬,人声鼎沸。从东南西北四区赶过来的1000多位花炮生产企业、经营公司和原材料生产企业老板正聚集在这里,参加一场近年来最重要的一场产业会议。
会上,市委书记易佳良热情洋溢,连用6个形容词,高度评价花炮产业在浏阳的地位,并首次向全市宣布,要着力打造花炮产业百亿工程,争取在2008年花炮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过亿元的目标。
“百亿工程?这个提法好!让我们企业充满了信心!”市红湘烟花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怀智认为,此次会上提出的花炮产业百亿工程,是花炮产业发展全面提速的信号,它折射出浏阳今后几年工业发展的重心所在。
从这一次会议开始,浏阳正式开始实施花炮产业百亿工程,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浏阳结束了花炮产业的“朝阳”、“夕阳”之争,正式擂响了“二次创业”的战鼓。
2007年3月16日,在暖暖的春光中,浏阳花炮百亿工程领导小组正式挂牌,由市长梁仲任组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付旭明任常务副组长,负责全面事务。
从此,花炮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推进申奥之旅 “其实,百亿工程的提出,背后也寓含着浏阳花炮企业抱团,一起冲刺奥运之意!”徐强国揭露,当时,提出百亿工程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如培育1家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8家过亿元的企业;二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如培育1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500项以上:三是培育浏阳花炮品牌,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2个。
“而这些目标如果能够早日实现,那么它必然会对我们企业申办奥运会焰火燃放权起到促进作用!”徐强国认为,奥运舞台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地方,奥组委选择奥运会产品供应商,不但要考虑一个地方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更要考虑专个地方单个企业的供货实力。而实施百亿工程,培育规模企业,鼓励开发新产品,都让浏阳企业更强更有实力。“而且到后来,市委市政府还真的就赋予了百亿办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抓‘申奥’!” “那大概是在2007年3月底的时候。当时,浏阳成立了一个以市长梁仲为团长的奥运会焰火申办代表团,并明确要由百亿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付旭明专抓这项工作!”徐强国回忆着。他说,也就是从这开始,百亿办正式过问浏阳焰火申奥事宜。
取消500万美金赞助
“向奥运会提供产品还需要交500万美金的赞助?” 付旭明接手申奥工作后,一了解情况,觉得要用创新的方式来承办奥运焰火。
“我们完全可以凭我们的实力来获得奥组委的青睐,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个独家供应商!”付旭明认为,浏阳应该取消“奥运产品独家供应商”这个尴尬的身份,用实力来征服奥组委官员。
于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开始不断地上京,寻求解决之道。
2007年4月10日,市委书记易佳良、市长梁仲、市纪委书记付旭明,浏阳市三大领导同上北京,找相关部门协调关系,并协议取消独家供应商的身份。
5月23日,易佳良、梁仲再上北京,会见陆昊,到奥组委接洽,两位领导马不停蹄地在北京城奔波。
6月28日,付旭明又上北京,与北京中央电视台导演组会面,向中央相关领导会报。
“那段时间,易书记、梁市长和付书记几个领导是经常飞来飞去的!”作为见证者,徐强国觉得几个领导真的非常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领导们的努力下,那个500万美金还真的取消了。
“这不但为浏阳政府省了钱,而且也让我们的花炮申奥成功更加名正言顺!”刘刚认为,交没有交500万美金,意义完全不同。
荣获驰名商标
争取取消500万美金是百亿工程领导小组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而推动浏阳花炮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则是百亿工程领导办公室取得的又一辉煌成果。
偌大的一个市,偌大的一个产业,却没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支撑,这一直是让浏阳人民心头的一个疮疤。
花炮百亿工程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品牌战略,争取在年内成功申报“浏阳花炮”
|